返回

冠绝新汉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张八章 洛阳布局,名望三签(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以让我保持最终解释权,拥有一定的仲裁权威。”

    他一边想着,一边和诸位大家交谈着,思索着后面的种种。

    “要让这些名士、大家服气,需要的是名望,以董绪的名望,无法成为两个司衙的主官,这主官的人选,定是清贵为主,我作为前任,是有推荐的资格的,那太乐署选的就是与我亲善的大家,秘书省大概也是如此,这样的人,并不擅长具体的策划和布置,因此需要董绪这样的人,董绪的名望不够镇压诸评,必须借着我的名义,才能站稳脚步,而主官的经验不足以支持诸评,也得借助我的名号,这两者结合起来,自然会照着我的道路进行下去,至少在最初几年会是如此。”

    陈止需要的,就是这最初几年的影响力,待这几年过去,他不是迹了,就是败落了,前者自可轻松掌握舆论了,后者掌握不掌握都不重要了。

    在他思考的同事,诸大家的送行也很快就结束了,虽也有弹琴相送的,但也是弹完就潇洒转身,并不耽搁时间,表现出潇洒不羁的一面。

    随后就是官吏和百姓上来了,前者说的是官话,后者则是朴素的言语。

    纷纷扰扰,送行之人众多,一个个上来与陈止交谈,无非就是让他保重,再说些场面话,也就是陈止的几位好友,会谈及具体的事项。

    陶涯、刘纲等人过来,都直接表示,若有所需,他们就会北上相助,也会让自己家里出力的

    因为和陈止的交善,以及游学后的名声提升,让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直线上升表现,就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能以家族的名义提供帮助了。

    陈止和他们也不客气,就直白说道,未来有需要的话,会直接联系他们的,然后就是相互嘱托,没事多写信

    在这个时代,出趟远门,或者一次相别,就可能终生难见,所以书信成为了重要的沟通手段,即便是几百年后的唐朝,也依旧如此,又或是干脆像杜甫那样,没事就因为思念李白,写诗来。

    当然,李白也会因为想念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