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更大,不光是斩杀了匈奴小王子,更有鲁王宴上的一篇《六国论》,相比之下,连杏坛论道的优胜之人,都被盖住了风头。
更不要说,后来又有匈奴王刘渊之死的传闻,更是将陈止的名号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成为彭城父老乡亲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同乡贤达。
在随后的日子里,但凡他在洛阳有什么动静了,传到了徐州这边,尤其是彭城之地,都会引起议论。
正因如此,才会有许多百姓自发的过来迎接陈止。
这样的民望,当然有利于名声的传播,但凡是经过徐州之人,都会听闻陈止之名,那些不急着赶路的,难免顺路过来一探。
“所以啊,最近这彭城周围,名士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过来这边,都会停驻一些时日,前几日又有消息说你要归乡,就有不少人在这里等着呢。”
徐辉抚须而笑,看着陈止的面容,也是越发和善。
自己治下的地方名士越多,越代表着文道昌盛,乃是名教之功的体现,当然让他高兴了。
陈止知道了这些,笑道:“既然如此,说不得我要去见识一番才行。”
“那我就让人去通报一声,也好让他们定下具体日子,你这行程没有确定,他们也没订好日子呢。”徐辉的一句话,显示出这个所谓宴席,其实就是在等陈止,若他不去,真的就毫无意义了。
话落,徐辉忽然话锋一转:“你这一路风尘,赶紧去歇歇吧,也好带着家眷去探望父母。”他这话,表现出两人的亲近。
陈止点点头,他这次过来,本就有带着妻子给父母扫墓上香的意思,已经成婚一年,若是还没有行动,放在这个崇尚孝道的国度,很容易变成个人私德的污点。
于是,又说了几句,陈止就在人群的护送中,走入了城中。
随着陈止进城,欢迎仪式随之结束,人群散入城中,就像是无数石子儿落到了平静的水面中,荡漾起阵阵涟漪,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有不少人感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