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冠绝新汉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加上纸张对传播知识的促进能力,培养一批熟练的造纸工匠,然后进行推广、普及,是陈止计划中的一环,但在最初,为了经济利益,则必须要维持一段时间的专营和隐秘。

    “这造纸的工艺,很多也是一层纸,没人想、没人带领的情况下,旁人也无从学习,一旦我点名了,那传授起来就快了,虽说不是什么隐秘,但最初为了确保财政收入,尤其是收敛上品贵族们的钱财,还是得保密一段时间的,而且我总结出来的技术,也有着不同的迭代分野,在技术上有着先后之别,可以先用隋唐技术,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公布出去,普及白纸,而我则换上宋代的技术,这样一来,能保持着不断更新。”

    陈止这样的打算,其实也不新鲜,第一世不知道有多少企业都用着这个套路,有着技术优势,却不会一次性放出来,而是挤牙膏一样,一步一步的拿出来,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

    “不过,我在进行皮纸改造的同时,也该对麻纸的制造工艺进行规范化和改进,皮纸朝着薄、白、光滑的目标努力,主攻高端的上品市场,而麻纸则通过改进工艺,进一步量产,将成本不断降低,从而压低价格,进行倾销,迅速推动民间的纸张传播,在薄利多销的同时,更能让寒门和贫寒之家,也尽早将纸张变成日常用品。”

    大致想清楚了情况之后,陈止又规划起大概的步骤,并且在那纸上又写下了两个词,一个字在“麻纸”的下面,写的是“走量”两个字;一个则是在“楮皮纸”的下面,写着“尊享”两字。

    “一开始的时候,我的人手有限,大规模的生产是不可能的,主攻高端市场,那就要拿出足够薄、足够白、足够光滑,同时带有一点香味,能一定程度防止虫蛀的纸张,数目不用太多,关键是要能起到广告作用,而且需要尽快就有回报,那么我就得利用一下洛阳的人脉了,尤其是那些大家、宗师,之前放出的编撰大典的消息,此时正好派上用场,《齐民要术》也编撰的差不多了,可以找个时间拿出来,配合着新纸,正好做一波捆绑消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