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因如此,宗族之中对他也是颇为纵容,本来宗族内部几支之间,各有分工,轻易不会互相传授的东西,也放任此子去看、去学。
相比之下,李立对李威的态度,就比较严厉,时常训斥,就是怕太过放纵,让这小子没有心思沉淀下来做工,而对于工匠而言,静不下心、沉不下意,可是大忌!
所以,在这之前,李威和李立并不亲近,见了都要躲着走,结果这次选人两人一路,李立作为兄长,当然处处照顾,也让这个小兄弟的心,重新回来了,有事没事都要请教李立。
现在,看着立威脸上的不安,李立叹了口气,不得不压下心中的担忧,安慰起来:“陈君乃是徐州名士,又是陈家年青一代的领军人物,深得皇上信任,更有诸多大臣为友,过去风评皆佳,不会不利于我等的,而且来之前,陈家的几位君子,不都说明白了,是过来做事的,做得好,有赏赐。”
背井离乡,换成是什么时候,都不会让人心甘情愿,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奖赏,要能吸引得了人,陈家除了动用家族的权势之外,就是许诺好处了,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每一个原因北来之人,家中都会留下一笔钱财,按着陈家的说法,就是报酬的一部分。
可在很多下邳人看来,分明就是安家费啊。
好在,这钱帛终究可动人心,所以这一路上没有出大乱子,只是人心越发不安罢了。
听了李立的话,李威稍微放下心来,毕竟是少年心性,忧愁来得快,去的也快,因而很快就沉沉睡去,却留下了李立,依旧是难以入睡,想着未来会如何,那位太守要怎么分配他们。
但随后的一天,陈止却没有任何动静,依旧是让这些工匠住在连院中,仿佛将他们忘记了一样。
本来他们这么多人抵达代县,还是引起了一定的议论的,但很快就被另外一件事,将风头给压下去了,那就是被边军屯兵送来的几大家族的青年子弟们。
说来也好笑,这次聚集边军的世家子弟,也有不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