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交给赵君的了。”
两人说着说着,苏辽已经走到了跟前,这个距离便能看到其人脸上的担忧和纠结了。
赵兴也不啰嗦,单刀直入的问道:“苏先生,这两本书,是你带过来的吧,上面都写了些什么?何以让诸位大家和郡王,有这般反应?”
苏辽叹了口气,就把两本书的内容,大概的讲了一遍。
“原来如此,陈兄果然胸怀大志,他这一部通典一旦写出来,必然可以流芳千古啊!”赵兴一听内容,也是忍不住惊讶起来,“但要写成这样一部书,绝对不简单,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日,但看几位大家的反应,那本法论肯定已经写成了,而陈兄敢把总纲拿出来,想来其他卷册也是准备的差不多了吧,可能大部分都写好了,想他在洛阳不过一年,待在秘书省的时间更少,没想到就整理出了这么大的通典。”
苏辽欲言又止,但想到后面若是有什么不利,还得靠着赵兴家中帮忙,最终还是说道:“其实我家主上,只写了这两本,就让我送过来了。”
“什么?”赵兴顿时楞在原地,“只写了两本?”
见苏辽郑重点头,他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朝台上看去。
“那赵君此时拿出来,可不是个合适的时候,因为后续根本无法辩解啊,一个不好,连那本法论营造出来的气氛和名声,都会毁掉,他这是给陈兄招难啊!”
台上,气氛越发凝重,王衍在得知赵远只有两本后,沉默了一会,想着总纲上的纲目,也觉得不太现实,如果一个人能写出来,那也要耗费很久,里面怕是有什么猫腻,自己不要被人利用了才好。
年纪大了,想的无非就是身后名,不愿意留下一个糊涂的名声,因此王衍清了清思路,才道:“既然如此,那就罢了,不过这部书若是能传遍天下,那是足以振奋人心的好事,这样吧,等佛评之后,老夫派人去北疆,跟守一说说,让他将余下的几卷拿来,或者让人誊写,老夫帮他传扬,实不相瞒,老夫也有些私心,实在是年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