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知道这个道理,刚才与众人议事之时,便发现很多人已经有些心浮气躁,或者说被围困的越发担忧了。
这也是正常的,哪怕慕容部再怎么获胜,击退联军攻势,维持城墙不坠,但依旧没有改变被围困的大势。
外面的敌军可以不断被击退、被击败,哪怕三次、四次、十次,却依旧不用担心会被击败,但城中的慕容部,只要一次没有守住,那就要彻底败亡,所以慕容部的接连胜利,除了能给众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让城中的族人精神振奋,不至于崩溃混乱之外,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让城外的敌军越发浮躁了。
但作为领兵的将领,慕容部的那些将领们,却意识到,虽然几场冲击战,慕容部都取得了胜利,但同样折损了人马,哪怕比敌人折损的少,但敌军是多少人马?
接近十五万人!
慕容部才有多少人?
哪怕是将各地的兵马都集中之后,连带着把城里的壮年族人都算上,也不足四万人,而且战斗力还不能保证。
真正的精锐之兵,能战胜敌军的兵马,也只在一万左右。
一万对十五万,哪怕一换十,也一样耗不起,更何况同为鲜卑族,哪怕慕容部战力更高,也根本达不到以一敌十的地步,能一换三、一换四,已是非常惊人的战力了。
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慕容部一直在胜利,但人数越来越少,力量越来越弱,即便城池不会陷落,但反击的力量很快就会消失,到时候只能固守,哪怕是冬天降临,慕容部也无力回天了。
这些大势上的变迁和发展,城中族人看不到,但领军的将领们,却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也越发浮躁。
“这样的情况下,越早反击,尤其是在王浚的人马还未来之前反击,瓦解了联军的攻势,才能保住棘城,而保住了棘城,就保住了部族元气,而联军中的鲜卑部族便失了其志,更无威严可言,此消彼长,未来就是我等反过去,将其他几部鲜卑吞并了!”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