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涵养,毕竟是统领两州的人,知道为上者不可喜怒形于色,得多让人揣摩自己的心思,才能有威严,过去也有心维持这般形象。
但涉及到整个的战略,却也是顾不得许多了,有些气急败坏的意思,令那报信的骑手面色苍白,周围的人更是纷纷侧目。
不过就在这时候,王赶走了过来,在王浚身边劝阻道:“大将军,我等现在距离棘城,只有不到两天的路程了,若是棘城那边有了变化,说不得还得仔细打探一番,咱们的人马得停下来修正一下,防止节外生枝,另外这些军情,也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
经他这么一提醒,王浚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太过失态了,这种消息本该要在隐秘的场合说起来,像现在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谈论,消息传了出去,是要动摇军心的。
这般想着,他只要压下心头的焦急和怒吼,按着王赶的建议吩咐起来,先是让人传令大军暂时休整,而且因为之前逼迫的急切,大军这连夜赶路,以至于全军上下都知道军情如火,半点也迟疑不得,全军上下为此取得了共识,心往一处使。
结果那边刚休整过,也不见敌人,更未到战场,军中宣传还是形式一片大好,但刚刚开拔,就猛然停下,也难免让人心中生疑,加上之前快马来报的一幕,所以种种猜测,不可避免的在军中流传起来。
就连王浚失态一事,也在军中隐蔽而快速的传播着。
不过王浚也顾不上找人治理了,当务之急是尽快搞清楚战场的局面。
但等一个大帐被搭建起来,与外军隔阂之后,王浚再急匆匆的去询问报信骑士,却终究得不到什么有效的信息了。
这不由让王浚更为恼火,好在王赶手下的探子,终于在两州刺史忍不住要拔剑问候的当头,终于又有消息从前线传来了。
这个情报探子不如军中报信的来得快,其实也不算意外,但凡军情,必然快马加鞭的送来,毕竟当下的时代,信鸽还未普遍使用,王浚让王赶掌握的,正是独立于军方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