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正像陈止用代郡纸的利益捆绑世家,让他们“同舟共济”一样,那些世家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捆绑陈止派过去监管的人,都上了他们的贼船。
前世这样的事也有不少,很多贪污之臣,其本身一样忠诚,只不过上下其手,多了些业余爱好和副业。
等李家兄弟离开,没过多久,陈梓也过来了,向他禀报城中的情况,以及兵马修养得如何了。
大战过后,正是期待大治的时候,也是能放开手脚,重新划分实力版图的机会,千头万绪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事要忙,陈止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因而才会有这么多部属一个接着一个的上门。
只是比起其他人,陈梓现在更像是陈止的大管家,统筹各方,替陈止查漏补缺。
所以在说完城中情况之后,陈止又主动说起对工坊的安排。
这工坊其实在名头上是属于陈家的产业,而现在拿出来捆绑代郡世家,又涉及到政务和治理,所以陈梓的身份正好是个桥梁,能沟通两边,是最适合商量的人选。
“太守这般布置,倒是颇为稳妥,”陈梓点点头,并没有提出异议,“不过,相关的监管就算不加强,但在账目上还是得严格把关的,因为这也涉及到未来,咱们养兵的投入,我想太守您大概没打算,在这大战之后,就立刻解散武丁营吧?”
这武丁营经过两次招募,总人数便是八千以上了,经过几次战斗有所减员,却也得到了其他家族零零散散的家丁补充,现在的武丁分散在两个城池,但总人数却逼近了一万!
“一万人的兵马,光是兵粮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再加上太守计划中的骑兵队伍,这粮草更是大头,想要驯养出一支过硬的骑兵,可是处处都要用钱,那一名骑兵看起来是人,其实都是钱货堆积起来的,能多收一些钱财,总归是好的,所以这世家商贾的身边,不派遣监督之人,总归要定期派人查账。”
陈梓的话中没有劝慰的意思,只是提出建议。
“不错,还是你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