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财源滚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5章 疯子的世界我们不懂(五千字大章)(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着电话中的“嘟嘟”声,李东摇头笑了一阵。

    这一晚,李东睡的还算安稳,可有些人却是彻夜难眠。

    ……

    1月27号。

    这天国内国外都没什么大事发生。

    然而国内各大媒体,网络上各大门户网站都轰动了一下。

    “李东豪掷十亿为哪般?”

    “最年轻的慈善大家!”

    “慈善事业的接班人!”

    “85后成为慈善事业主流!”

    ……

    一条条新闻新鲜出炉,瞬间的工夫,李东就成了国内红人。

    十亿!

    尽管李东宣布今年只会捐助五亿,可大家都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个数字,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夸张一些。

    而此时此刻,众人关注的焦点也不是李东到底说捐款多少亿。

    新闻出来的一瞬间,网络上,媒体上都纷纷讨论了起来。

    有人说李东傻了,有人说李东就是个神经病,钱多的花不完乱来。

    当然,骂声只是小部分人。

    这些人也许是眼红,也许是嫉妒,骂声很快便在一片褒扬声淹没。

    一个85后白手起家,艰难创业的年轻人,起家几年的工夫就耗资巨大做慈善事业,不管是为了弘扬正能量还是为了别的,高度的赞誉是免不了的。

    而且这件事不单单是媒体自发宣传,甚至幕后还有推手。

    这个推手不是贬义,而是政府宣传部门默认了将李东神话,将李东推出来。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李东年轻,在青年一代人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将李东神话,有利于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还有一方面,则是远方的企业性质。

    如果远方是做的别的行业,或者与社会主流意识有抵触,比如说地产行业,官媒不见得会愿意推波助澜。

    可远方主要从事零售行业,社会主流对零售业并不排挤,也不敌对,这就容易理解官方的态度了。

    除了这些,另外一点就是这事本身确实值得宣传。

    国内的慈善事业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国内很多富豪,对慈善并不是很热心。

    虽然像牛根生这些人也热心于慈善,可相对来说,这只是小部分人。

    一些大企业还好,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利益,对慈善并不抵触,可国内的财富并不仅仅聚焦于这些人手中。

    有很多富豪,出自于各种忌惮,又或者因为老祖宗的名言,财不露富,让很多人死守着财富不敢露头。

    这也导致国内慈善事业,一直是少部分人在做,而多数人选择了旁观。

    现在有了李东出手,代表意义很大。

    港澳那边先不说,内陆这边做慈善的以前一直都是中老年阶层,在很多人想法中,他们做慈善,那是因为他们享受够了,钱多的花不完了,所以才意思意思。

    而李东,今年不过二十出头,他这个年纪可还没到享受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李东耗费这么多钱做慈善事业,也给大众带来了一股冲击。

    原来慈善不仅仅是中老年一辈的专场,年轻人原来也能做的这么大气磅礴!

    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下,李东彻底火了一把。

    比起以前,关注的多是年轻人不同,这次不少政商两界的大人物也出来说话了。

    消息传开没多久,商界几位大佬就在非公众场合下对李东一顿褒赞。

    虽然不是公众场合,可这几人地位都不低,说的话也很快便传了出来。

    紧随着商界大佬表态,各地政府也有领导私下发言,欢迎远方来投资,对这样一家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政府一定鼎力支持。

    当然,到底是场面话还是心里话,这就难以考证了。

    在李东做慈善的火爆新闻下,有一些媒体也进行了另一条报道。

    “零售业两大巨头联手入京!”

    无论是此时的远方,还是苏宁,称他们一声巨头,一点也不为过。

    远方独霸江北零售市场,瓜分苏南半壁江山,在华东地区其他地方也多有产业,这样的企业难道还称不上一声巨头?

    苏宁也是如此,虽然现在苏宁在电器连锁行业一直被国美压了一头,可不代表苏宁实力就弱。

    这样的两家大型零售集团,进行合作,目标直指华北,消息不可谓不大。

    普通民众不关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