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三节 好大喜功(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室的游乐园,士大夫贵族的游猎场。

    更是刘家的一个保险库。

    上林苑周回三百里,其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各种珍奇异兽、皇室产业与庄园林立其中。

    已故的大文豪司马相如就曾经赞道: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将这个宏伟的皇室林苑的壮丽描述的栩栩如生。

    但对于汉家王朝来说,这个庞大的林苑,存在的目的,除了给自己享乐外,就是作为备灾备荒的基地。

    这也是先秦时代,诸夏民族王室的遗风。

    所谓:国有郊牧,畺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

    汉兴百年,上林苑在无数次自然灾害和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元封六年,关东大灾,于是开放上林苑,假田于民。

    太始元年,关中流民兴起,于是诏下水衡都尉,令天下訾算五千以下者,迁于上林苑牧鹿,日收五钱,不到三年,这些本来穷的叮当响的破产百姓与农民,就重新恢复了经济能力,纷纷回乡购地置业。

    而这个政策,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迄今,上林苑中鹿群依旧庞大。

    水衡都尉每年靠着鹿租收入千万。

    对于汉室来说,遇到自然灾害,就开放上林苑和昆明池,许民取用其中的自然资源,甚至准许民众假田上林苑,这是条件反射一样的本能。

    但……

    现在关中全面减产,特别是岐山原一带,亩产不过一石。

    天子知道,哪怕开放上林苑的所有地区,杀光里面的所有野兽,捕光昆明池的所有鱼类。

    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纾解灾情。

    充其量,也不过是能暂时稳住民心而已。

    一旦灾情爆发,百姓断粮,百万规模的饥民,连草根树皮都能啃光!

    “或许,朕该诏张子重回京问一问……”天子在心里想着:“或许他能有奇谋妙策……”

    这样想着,他就眼前一亮。

    对啊,那张子重可是神君指引的小留候。

    留候当年佐高帝,休说现在这样的局面,哪怕是再艰难的事情也能想到办法!

    于是,天子转头对一直站在旁边的上官桀吩咐道:“给朕制书,去传召张子重回京顾问……”

    “诺!”上官桀恭身一拜,就要领命而去。

    却有一个尚书郎,捧着一份书简,疾步入宫,拜道:“陛下,长孙殿下、侍中领新丰事张子重急奏……”

    天子闻言,脸上露出喜色,立刻道:“快快呈上来!”

    心里面更是欢喜不已,心说:“果真是神君之指引者,朕有所想,其自来也!果非天命乎?”

    上官桀却是傻了,呆呆的问道:“陛下,臣是否还需要传召张侍中?”

    “且待朕先看完奏疏……”天子却是不急了,捧着书简说道。

    在他看来,这个张子重既然在这个时候上书,一定是有办法了。

    既然如此,为何要去新丰召回呢?

    他可是很清楚,若是被人知晓,那张子重找到了办法,解决了问题。

    旁的不说,这朝堂上下三公九卿,谁人不是脸上火辣辣?

    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暗中嫉恨,甚至是敌视了。

    所以,先看看奏疏上说的是什么,再做决定也不迟。

    这样想着,天子就翻开了奏疏,然后,整个脸立刻就喜笑颜开,心情一下子就愉悦了起来。

    “果然不愧是朕的小留候,神君所指引之人!”天子在心里面欣喜万分。

    然后扭头对上官桀招了招手,道:“朕有个事情,让卿去做……”

    上官桀闻言,立刻上前,恭身道:“陛下请吩咐!”

    天子笑着招了招手:“附耳过来!”

    就在上官桀耳畔耳语几句,上官桀听得目瞪口呆,还能有这种操作?

    “此事出朕口,入卿耳,不可令第三人知,若敢泄此秘……”天子却是盯着上官桀,道:“族!”

    上官桀听着,战战兢兢,只能硬着头皮拜道:“臣谨奉诏!”

    没办法!

    你是皇帝你说了算!

    只是这种事情,真的能做到?

    上官桀在心里面给自己打了一个大大的疑问。

    天子却是跟个小孩子得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