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一节 庆功与威胁(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功!”

    这下子整个县衙内外,都是一片欢腾。

    太学生们是为了理想,而其他人,大多数的官吏,哪怕是那些通过公考进入仕途的年轻人,则恐怕更喜欢实际一点的东西。

    就连贡禹等人,其实也对这个消息非常开心。

    爱财和追求财富,这是汉人的特性。

    这年头谁不喜欢升官发财呢?

    事实证明,能激励属下或者员工的,永远都是简单粗暴的真金白银。

    故事讲的再好,没有面包,哪个傻子会和你一起追求梦想?

    作为穿越者,张越自然无比清楚这一点。

    故事,那是讲给别人听的。

    对自己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项目完成的时候,包一个大红包,封官许愿,升官发财。

    这样的上司,才会有人追随。

    …………………………

    看着众人,欢呼雀跃,三五成群的向着太上皇行宫方向走去,张越则回过头来看着那副新丰堪舆图。

    内心充满了满足。

    全县八万多亩私田(本来在册不过七万亩,但张越上任后,通过清丈土地和人口登记,抓出了被隐匿的上万亩土地),一万四千亩公田(本来是不到八千亩,但是张越上任后砍了几个不看眼的地主豪强,于是新丰公田数量暴增一倍!),现在除了那休耕的三万多亩土地,其他已经全部种上了宿麦。

    宿麦播种面积接近了六万亩。

    七个月后,它们将至少产出三十万石小麦,磨出二十万石左右的麦粉。

    可以养活至少二十万人口。

    以不到十万的人口,最多四万青壮,就能养活二十万人口!

    这毋庸置疑,在这西元前,是一个奇迹。

    更不提,张越在鼓励宿麦种植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家种两桑、半亩葵、五十本葱、都养两母彘、一狗、十鸡’的政策也普及了下去。

    桑苗、蔬菜种子、种猪和雏鸡等生产资料都是由县衙假贷给百姓。

    而百姓,则只要满足‘没有犯罪记录,拥有至少三十亩土地’的条件,就都可以向官府申请假贷。

    利息嘛,很低,只有十分之一。

    以三年为期,分期偿还本息。

    而资金则由袁广汉牵头的‘义商’团队提供。

    对于袁广汉来说,这笔买卖,真是太划算了!

    首先,这个假贷政策是新丰县衙作保的,资金也是直接提供给县衙,再由县衙向他们购买相关商品,假贷给百姓。

    这本身就有许多赚头,虽然赚的不多,但对商人来说,这种没有风险,而且长期稳定提供收益的买卖,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更别提,这借出去的钱还有利息能拿。

    袁广汉的商业意识何等敏锐?

    他只是听张越一说,稍微一提醒,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这特么是最赚钱的买卖啊!

    更不说,现在整个关中的商人们,都是惊弓之鸟。

    槐市的子钱商人们集体扑街后,执金吾却根本没有停止动作。

    一个又一个大商人,锒铛入狱。

    罪名嘛,也是各种各样。

    什么囤积居奇,什么谋杀,什么阴与匈奴私通。

    变着花样的安上去。

    后台再硬,也不敌执金吾的凶猛。

    但,那些在新丰有投资的商人,却莫名的都没有被牵扯。

    袁广汉等人,若还不懂这其中的玄妙,那就是白活这么多年。

    所以,别说有钱赚。

    哪怕张越让他们纯出钱支持,也是眉头都不眨一下的。

    而随着这个政策的普及,新丰的农副产品,未来的产量恐怕也会大增。

    如此,新丰能养活的人口,就可能达到三十万甚至更多!

    想想看,若一个新丰就能养活三倍四倍甚至十倍于己的人口。

    朝堂上,谁能拒绝,谁敢拒绝张越的政策?

    一切顺利的话,不消五年,关中就将重新变成秦代的那个天下粮仓。

    不仅仅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有力支援天下,支援边塞。

    “这天下,舍我其谁!”纵然是张越,想象着这样的将来,胸膛也是充满了得意与骄狂。

    “侍中……”就在这时,胡建忽然走到他面前,低声禀报道:“侍中命我做的调查,已经有结果了!”

    他将一份文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