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零五节 烽火逐塞(1)(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像前不久,长安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有人暗害张越,还有古文学派的一些大人物参与其中,当时,整个新丰就炸锅了。

    甚至有游侠拿着刀子,要去长安找古文学派的人‘讲讲道理’,还好被人拦住了……

    但这些人,回家后却都被左邻右舍,乃至于新丰本地的士大夫豪强以为是‘豪杰’。

    各种礼物和拜帖,立刻堆满了这几个游侠的家宅。

    ………………………………

    “多谢诸君……”张越笑着对众人拱手道:“也请代我谢过新丰父老盛情!”

    他虽然不知道,自己曾经憧憬过的事务——一个有战斗力的利益集团,正在缓慢成型。

    但看着这些属官的精神面貌和满脸的兴奋,他心里面也是高兴不已。

    带着众人,一起进了县衙。

    “长孙殿下,还要过几日才能回返新丰……”张越一边走一边道:“不过,本官也已经和长孙殿下商量过了,新丰县接下来的首要大事,就是冬训!”

    “是故,当要辛苦诸君,接下来得发动全县,进行动员了……”

    众人听着,先是一楞,大家原本还以为,张越这回来就是要开始着手准备,做好冬季水利兴修工作了。

    怎么是冬训?

    但,却没有人有疑义。

    纷纷恭身道:“愿听县尊示下!”

    在汉季,郡县当局,组织民兵进行冬季演练和军事训练,其实是每一个郡县地方官府的最基本工作要求。

    这也是秦汉以来,诸夏民族的传统。

    冬天农闲季节是最好的培养和训练人民的时节,也是向国家输送优秀兵源的重要渠道!

    只是……

    随着汉军北伐匈奴,将战火烧到了匈奴人的腹地。

    曾经无时不刻都要承受可能的匈奴入侵的关中,早已经不见烽火好多年。

    地方承平日久,维系冬训的动力,早已经荡然无存。

    现在的汉室,除了边塞地区,依然是全民皆兵。

    每到冬天,地方郡守都要组织大规模的民兵训练甚至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模拟匈奴骑兵入寇的动员和反应速度外。

    自太原以北的郡国,早就已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秦帝国仗之独步天下,汉帝国仗之曾以步兵集群抗衡匈奴骑兵集群的原始总体战思想,更是无人问津了。

    地方官有心的就做做样子,叫点民兵来点个名,吃一顿,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没心的连样子都懒得做。

    宅在官邸春花秋月,舞文弄墨。

    也就是一些军功贵族家庭和少数有心沙场的士大夫们会在冬天组织子弟和下人,训练军事,演练战术。

    具体到新丰,更是除了枌榆社的几个军功贵族比较集中的亭里外,其他地方的百姓,除了家里那张挂在墙壁上的弓矢外,已经很少有人会操练武器了。

    张越之前,已经有连续六任县令,没有组织过任何军事训练。

    在这些官员心中,可能或许会觉得,若是教会了人民使用武器和如何杀人。

    那自己的小命,恐怕就危险了。

    而这在张越看来,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这次,刘进之所以会晚回来几天,主要原因就是他被张越说服了,此刻正在长安城里的武库打秋风。

    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将带着数千件封存在武库的军械回来。

    这些被封存在武库的武器,大多数都是汉军淘汰下来的青铜兵器和旧刀剑,虽然对于汉军精锐来说,这些武器简直就是一堆破烂。

    但用来操练民兵,教导民兵阵战之事,最是合适不过。

    更可以借这个机会,在新丰建立一个近现代的预备役动员制度。

    甚至进而在未来,组织起一支用全新武器和战术思路武装起来的新军!

    张越带着官员们,走进县衙的正厅,自己一屁股坐到上首,然后看着众人,道:“冬训人民,操练武艺,演练战术,此国家制度,先王之道!”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弃其民!”他看着众人,补充道:“犹令民赴汤蹈火,而坐观其亡也!”

    诸夏民族为何能从远古一直昌盛至今,无论过去的南蛮北狄西戎东夷,还是现在的匈奴,都无法动摇中国文明的存续与发展?

    靠的就是枪杆子够硬啊!

    错非当初,汉家枪杆子够硬,能守得住篱笆,能在不利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