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八十二节 折服(1)(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喝酒的事情。

    很遗憾,在漫长的封建时代,连部族的首领也未必可以做到。

    牧民能够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时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

    准确的说,是新千年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成为世界工厂后,中央有了大把钱撒向边疆,进行补贴、帮扶和建设后的结果。

    而在漫长的封建时代,草原上日子最好的那几年牧民们的生活也未必赶得上中国一个自耕农的生活。

    饿肚子是常态,生病不治是日常,而瘟疫横行,灾害频发,则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事情。

    也正因如此,泥靡和整个使团,才对长安城的情况,如此震惊。

    特别是泥靡亲眼看到,自己眼前的人流。

    有贵族,有商人,有官吏、军人,还有百姓。

    他们的穿着不一,神态各异。

    但,哪怕是那些穿着打满了补丁,可能和草原上的底层牧民一个阶级的平民,脸上也有着光泽,没有像乌孙的那些底层牧民一样,头发枯黄、杂乱,面黄肌瘦,满脸绝望。

    相反,哪怕是这些人。

    也是精神抖索,走路昂首挺胸。

    他们身上的衣着,虽然有些破旧。

    但被浆洗的很干净,头发也被梳理的整整齐齐,用一条布巾包裹。

    而不是像乌孙人、匈奴人、丁零人一般,为了避免虱子等寄生虫肆虐,而定时剃头。

    将头部剃得非常难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哪怕是游牧民族,也是如此。

    所以,匈奴人发明了毡帽,乌孙人进一步发扬光大,发展出三角形可以遮盖整个头部的毡帽。

    以此,掩饰自己那被剃得难看至极,甚至被虱子咬的满头伤疤的头部。

    但……

    汉朝人,却没有这样。

    哪怕是眼前的那些衣衫破烂的平民,亦是头发整齐,以布巾包裹。

    至于官员、士人和贵族,更是博冠羽带,神态自信而骄傲。

    泥靡,曾经以为这些汉朝人服饰、冠带,繁琐无用。

    但现在,他却不敢这么想了。

    因为,一路上所见所闻,汉人人人蓄发戴冠。

    以前他因为傲慢和自大,而忽略了这一点。

    但现在,他回头一想,整个人都如堕冰窟。

    汉人蓄发戴冠……

    汉人蓄发戴冠!

    汉人蓄发戴冠?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汉朝人不仅仅拥有远超乌孙的国力、人口和财富。

    就连汉朝人底层的平民,也能拥有和他这样的乌孙大贵族一样的大量闲暇时间用于打理个人卫生,梳理头发,清洗身体,保持干净、整洁。

    而不是和乌孙、匈奴的大多数人一般,每日疲于奔命,为了让牲畜多吃一点青草,多长一点骠而费尽心思,于是全身上下,皮袄内外,虱子之类的寄生虫数之不尽,整个人身周更是散发着浓郁的膻腥味。

    这个事实,让泥靡内心曾经拥有的一切骄傲,瞬间崩溃!

    他心中,甚至第一次生出自卑。

    自卑于自己国家的落后。

    自卑于自己国家的贫穷。

    自卑于自己曾经自以为是的傲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泥靡也可以算是乌孙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张越看着泥靡的神色,心里面微微一笑,嘴上却是很客气的道:“使者有所不知,为了养活这长安二十三万人口,吾皇圣天子,劳苦天下,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啊!”

    “好在,赖天之幸,社稷之灵,臣民用命,总算勉强可以令人民安居乐业,免于流亡、饥寒、离散之苦……”

    “此吾皇天子之圣德也!”

    泥靡听着,久久不能言语。

    虽然张越说的很谦虚,但……

    正因为如此,泥靡才忌惮万分。

    因为,哪怕如此,这也是乌孙人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

    乌孙神话传说之中的天堂,也不过是,没有饥寒、疾病之地。

    而汉朝,却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这些。

    乌孙人的天堂,在汉朝不过是汉朝人的日常。

    这可怕的对比和悬殊的差异,让泥靡胆战心惊。

    更不提,万一,这个汉朝大臣只是说说而已。

    在事实上,汉朝人不用花费太多代价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