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零九节 郡兵(1)(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的对话,问道:“是阳里的徐老将军?”

    陈万年连忙恭身拜道:“禀殿下,正是阳里的徐老将军!”

    “哦”刘进听着,神色肃穆,道:“老将军来县衙,孤自当前去看望、拜谒!”

    “殿下且慢”张越连忙拉住刘进,道:“臣与殿下同去”

    阳里的三老徐荣,如今已经是新丰最广为人知,最受敬重的老人。

    不止是因为他资历够老,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曾拜谒天子,为天子赞赏,授给鸠杖。

    也因为张越和刘进的敬重。

    新丰之政,除了兴建水利、推广粟苗,建设工坊园,为了消除干扰,也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

    新丰上下,大小事务,每有所兴,必会请教、征询各地三老的意见。

    民主化程度和三老参政议政的深度,为汉家之最!

    也正是因此,虽然很多人非议和攻击着新丰的一些政策,但,没有人敢全面否定新丰的一切。

    就是最顽固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新丰之养老、尊老、敬老,颇有三代之风,古之遗爱也!’。

    更不提,张越还让各乡亭里,订立和完善村规乡约。

    这就更是赞歌一片了。

    无论是今文学派,还是古文学派,都觉得这是好事情。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

    就像现在,新丰的地方三老们,对于县内事务的参与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

    无论什么事情,都想要发表一下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的很好说话,官府做做工作,哪怕不同意,也会帮着官府说话。

    但也有的比较固执,很难说服。

    譬如这位徐老将军

    张越跟在刘进身后,进入县衙,在陈万年的引领下,来到偏厅之中。

    一进门,就看到了那位最初来新丰考察的时候遇见的阳里三老,正端坐在客席上,假寐养神。

    听到脚步声,老将军睁开眼睛,然后立刻就在子弟的搀扶下,站起身来,迎向刘进,拱手拜道:“山野老臣徐荣恭问长孙殿下安”

    “恭问张侍中安”

    刘进赶忙上前,以弟子礼作揖拜道:“老将军快快免礼,孤当不得将军之礼”

    张越也是拜道:“老将军折煞晚辈了,在将军面前,晚辈岂敢称大?”

    于是,两人就取代了徐荣子弟的位置,一左一右,将这位县中的宿老,搀扶着坐下来,然后刘进就像弟子一般,亲切的问道:“老将军不在阳里纳福,何事来县衙啊?”

    “殿下厚爱,老臣铭感五内!”徐荣呵呵的笑着,极为享受这种待遇,他看了一眼张越,道:“老臣此来,是想问问张侍中,这新丰郡兵何时募兵?要募多少的事情”

    张越听着,连忙笑道:“此事老将军何必亲来,遣一子侄以信至,晚辈自然会给一个答复的”

    刘进也道:“张卿所言甚是!老将军年齿甚高,岂能车马劳顿?”

    他看向左右的阳里子弟,训斥道:“往后老将军有事,尔等就替老将军来新丰县衙找孤便是!”

    “诺!”左右子弟连忙恭身应命。

    徐荣呵呵的笑了一声,然后就盯着张越,问道:“张侍中,老朽的问题,侍中公还未答呢!”

    张越听着,感觉有些头疼了。

    这位老将军什么都好,就是满脑子的军国主义思想和山头利益。

    自从新丰要编练郡兵的消息传开后,这位老将军就已经三番五次向张越推荐他的枌榆社子弟兵了。

    张口就是‘枌榆社子弟三百,愿为侍中效命!’。

    枌榆社特别是阳里的子弟,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自然没话说。但新丰的郡兵,总共也就一个司马的编制而已。

    都招募了枌榆社的年轻人,临渭乡、新丰乡和骊乡的人肯定有意见!

    微微想了想,张越就对徐荣拱手道:“老将军数十年戎马,经久沙场,自当知道,自古以来,便是新军败旧军,新法胜旧法!”

    “吴子以武卒,令魏称雄,而遇商君之锐士,则一溃千里”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之轻骑,纵横一时,却败于白起之手,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一战而没”

    “旧者,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控弦四十万,威逼中国,而败天下英雄,使高祖有平城之耻,吕后受绝之辱,而长平烈候、冠军景恒侯,以强弩利剑,以策十万甲骑而席卷幕南,令匈奴龟缩幕北,苟延残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