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四十节 银河帝国(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荆舒是惩!

    心中将这个事情记了下来,张越打算过了今年,便去物色一个听话的归义贵族。

    这种人长安城满大街都是!

    张越只需要勾勾手指,便可以找到许多,愿意给他当傀儡和马前卒的家伙。

    …………………………

    枌榆社的队伍之后,来自临渭乡的民兵,也举着旗帜,出现在远方。

    然后是新丰城、骊乡的民兵。

    不过两刻钟的功夫,新丰的城楼下,便已经列满了四支民兵队伍。

    在教官和乡官吏的号令下,这些民兵很快就被分为十四个方阵,分为步、车、甲盾、弓、弩等兵种,在新丰城外的旷野一字排开。

    徐大举着长戟,站在队伍的中间。

    呼啸的北风,吹在身上,稍微有些冷。

    但徐大的内心,却是火热的。

    因为,很快他就可以见到长孙殿下和那位传说中的张蚩尤了。

    在新丰民间的传说中,长孙殿下,那可是太宗孝文皇帝的嫡长孙,据说出生的时候,手背上纹着一个‘仁’字。

    一生下来,满室生香,有龙吟虎啸之声。

    长安城的望气士们,都在当天发现,太子寝宫方向,有红光冲天而起。

    有人言之凿凿的赌咒发誓,自己当时亲眼见到那红光冲天,有金、赤、橙、黄、蓝五种颜色的祥云出现在天空。

    更有人说,长孙生下来后,天子抱着去高庙祈福,当天晚上宿于高庙偏殿,将长孙交由两个乳母与宫女侍奉后,便去歇息。

    结果,晚上做梦,天子梦到一个白头翁在殿中逗弄长孙,天子好奇,上前去问:“公何人?”

    白头翁没有回答,反而是回头对天子一笑,说:“此子类吾,汉必由其而兴也!”

    说完就消失不见。

    梦到这里,天子猛然惊醒,立刻去察看长孙。

    结果发现,长孙在襁褓中,抱着一张简牍,嬉戏不已。

    天子奇之,取出简牍一看,原来是太宗皇帝当年入承大宝的时候,向高帝神灵祷告的简牍。

    可是当初太宗祷于高庙,承受大命时,已经将祭文全部焚烧。

    而且,天子还发现,简牍之外,还有着一行鎏金的文字。

    那不是太宗祭文的内容。

    而且这些鎏金文字,极为奇特,天子不识。

    便诏来群臣询问,也没人知晓。

    大将军长平候卫青禀报说:“长安有名士杨王孙,善通古今之事,陛下不如请其入宫一解!”

    于是,天子派人请来杨王孙,将那些鎏金的文字抄录在帛书上给杨王孙看。

    杨王孙看完,就跪下来拜道:“这恐怕是被刻在简牍或者鼎腹中的铭文,古代的先王,将这些文字作为与神明交流的凭证,将自己的意愿告知上苍,上苍便会以龟甲的方式,告知先王……”

    “故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而殷兴之,百谷之噬吉而周王,现在长孙得到这样的吉兆,陛下应当沐浴斋戒,素服避正殿,使卜者卜于高庙……”

    于是天子沐浴斋戒,素服避正殿三日,然后派太常卜于高庙。

    卜得上上大吉,汉盛于长孙之兆。

    这样故事,虽然都只是最近两个月,才渐渐流传开来的。

    但一点都不妨碍关中人民,特别是新丰人民,深信不疑。

    徐大自然是相信这些故事的。

    至于为什么,之前十几年,汉家长孙默默无闻,近乎无人知晓?

    这个事情,故事里也都有解释。

    自古王者兴,必得贤臣辅。

    汤武没有伊尹的辅佐,便不能成就大业,文王不得太公,只能困于岐山,齐恒公无管仲之佐,便只能流亡在外。

    长孙殿下,也是一般。

    侍中张子重,便是那太公、傅说、管仲一样的人物。

    而且,是天上星汉的神明,兵主蚩尤的化身。

    下凡来是为了辅佐长孙,兴盛汉室的

    所以,他握着手里的长戟,高高的挺起自己的胸膛,希望自己能够被长孙殿下看到。

    被那位张蚩尤看到!

    尤其是后者!

    前者只是明君圣王而已,但后者却是带来战争,吟诵战争和获得胜利的神一样的人物!

    对徐大这样的小人物来说,当然是后者更亲切,也更愿意亲近了。

    ……………………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