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五十一节 曲线救国(1)(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是,他们心底最后的依仗,终于轰然倒塌。

    不会再有援兵了!

    也没有人会再来接应他们了!

    他们现在已经是孤家寡人,被围在这距离漠北千余里,隔着瀚海与戈壁的漠南腹心的孤军。

    他们前方是汉军的铜墙铁壁,后面是千里瀚海,黄沙与戈壁组成的死亡之地。

    原本就已经动摇的军心,终于在这致命的打击下,立刻崩散!

    韩国瑜等人,更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决断。

    “必须马上想办法,找一个机会立功!”韩国瑜用着自己家乡的南阳话,对几个同伴说道:“不然,吾等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作为主动投敌之人,韩国瑜等人很清楚,汉室对于叛贼的态度,有多么苛刻!

    可以这么说,汉人宁肯原谅敌人,也不会放过叛徒!

    对于叛徒的刻骨痛恨与敌视,是深深篆刻进骨髓之中的情感!

    就像人们仇恨与痛恨那些祸国殃民的昏君、暴君、佞臣、权臣一般。

    其他人,都是纷纷点头。

    而此刻,整个姑衍万骑上下的秩序,几乎已经陷入瘫痪。

    贵族、武士,全部陷入了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情形之下。

    而奴兵们,干脆就趁机,挣脱了监控,逃出了山林,奔向了自由——汉军所在的地方。

    这也是汉匈战场上,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匈奴方面的奴兵们,只要战事不利,便会想方设法的找汉军投降、输诚。

    而虚衍鞮却只能傻傻的看着这一切。

    他甚至忘记了阻止。

    他的左右亲信们勉强打起精神,提起意志,对虚衍鞮道:“大王,请立刻下令突围吧!”

    “不然,等到晚上,奴婢怀疑,就连最忠诚的武士,也将各自奔逃……”

    孤军,还是被包围的孤军,是所有军队的噩梦!

    即使是汉朝最精锐的部队,一旦被包围,陷入绝望,也会崩溃,何况是学了半吊子汉军制度和训练的匈奴骑兵?

    “向哪里突围呢?”虚衍鞮苦笑着:“本王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

    现在,卫律部肯定是不可能来了。

    连大纛都落到汉军手里,骨都侯们都被牲口一样的绑了起来。卫律的大军,基本上是报销。

    而他手里,真正可以作战的骑兵,也就三千来人。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强行向北突围,等于是送羊入虎口!

    有死无生!

    说不定,他前脚下令突围,后脚就有人向汉军投降,甚至拿着他的脑袋去请功!

    再说……

    “即使能够突围回去,又有什么意义?”虚衍鞮苦笑着摇头。

    卫律既败,那么只要他回去,必然会为了推卸责任,而将所有问题都扣在他身上——反正,他这个姑衍王,在卫律看来,十之八九是肯定完蛋了。

    如此一来,他回到漠北,迎接的也必将是全国上下的鄙夷与打压。

    特别是他的兄弟们,怕是恨不得,将他这个竞争对手一次打死!

    这样看的话,他即使回去了,最终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在这个时候,远方,那位汉朝大将的话语,却落入了他的耳中。

    “……孔子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向使匈奴国中,有怀仁心,有革鼎之志之士,若愿改弦更张,推行王化,尊汉天子为君,汉将不计前嫌……”

    虚衍鞮只是听着这一段话,心中的想法和念头,陡然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

    他咬着牙齿,回忆起了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三观。

    诗书礼乐,他虽然不像于靬王那样特别喜欢。

    但也算认同。

    至于中国的‘大一统’思想,春秋之义,则格外让他欣赏和喜欢。

    总觉得,匈奴要想有未来,就必须和南方的汉一般。

    用春秋之义,行大一统之制,中央集权,上下尊卑井然有序!

    想着这些事情,他便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汉匈争霸百年之久。

    从冒顿、老上大单于的强势,到军臣单于的相持,及至尹稚斜单于以来匈奴的溃败。

    这无不表明了,匈奴是在不断衰落和落后的。

    那么匈奴为什么会衰落和落后呢?

    就是没有行大一统,没有明确上下尊卑,没有君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