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四十节 父子(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的。

    这虽然与刘进的三观不合,但他不得不承认,事实确实如此。

    比起爱戴,朝臣也好,贵族也罢,更愿意服从于恐惧之下。

    但,天子并不仅仅只是在恐惧来统治天下,驾驭群臣。

    他在散播恐惧的同时,悄然的提拔了一大批元老旧臣之后。

    这就是他教给刘进的第二课——平衡,乃是统治的艺术。

    顺便,在这些空当之中,天子以关中大丰的名义,宣布大赦天下,除百姓明年口赋、传役。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朝臣也好,在野的勋臣也罢,庶民也好,统统被这位君王驯服的服服帖帖。

    人人都只知道,天子圣明,陛下明哉!

    错的永远是奸臣小人,而大汉天子永远正确,永远光荣,永远贤明!

    想着这些,刘进就又叹了口气。

    因为他知道,还有更多事情,他还未看透,而他的祖父在等着他看透。

    只是……

    若有可能,刘进宁愿不知道这些事情。

    宁愿他永远是那个当年,以为天下皆是忠臣孝子,只有一二跳梁小丑,蛊惑君父,致使国事败坏,只要人主图治,怀有仁心,提拔任命君子,让朝堂没有小人生存的空间,自然海晏河清,天下大治。

    到那时,君王只需垂拱而治,百姓自然画衣服而不犯。

    但现在……

    童话破灭了。

    看了这么久,刘进发现,这世上没有什么君子小人。

    准确的说是,小人可以是君子,君子也可以是小人。

    朝堂之上的芸芸众生,大部分都不过是因权势而聚,因权势而散的凡夫俗子。

    “幸好,还有张卿,足慰孤心!”刘进长出一口气,低声呢喃着。

    恰在此时,一个宦官轻轻走到刘进跟前,跪下来拜道:“殿下,奴婢刚刚听闻,鹰杨将军以敦煌太守陈威、酒泉太守卫先等不遵天子诏,残害百姓,弃天子土等罪名弹劾之……”

    “哦……”刘进点点头,并未放在心里。

    河西四郡,在大汉帝国的版图上说重要也重要,毕竟那是前线,更是国战的中心。

    但若说不重要,也真的不重要!

    四郡之土,皆是从匈奴人那里夺来的。

    当地百姓,除了军属外,大部分都是历年来迁去的移民。

    这些移民中,起码有一半是流放过去的罪犯、刑徒、犯官之后、游侠等社会渣滓。

    且当地远离中国腹心,地方寒苦,土地贫瘠,物产单薄,人烟稀少。

    更缺乏文教,没有什么读书氛围。

    在帝国的正治版图上,压根就没有河西四郡的位置。

    可以这么说,若不是匈奴,河西就和交趾一样,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只是……

    “你说什么?”刘进忽然反应过来:“两位太守?!”

    河西的地方官,固然不值一提,但河西的太守、郡尉,却又不一样了。

    那可是帝国前线边境的太守、郡尉,实打实的封疆之吏,手握重权,可以独当一面的两千石!

    河西四郡的每一个太守、郡尉,都是有可以升为九卿的潜力的。

    事实上,汉室素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欲为九卿,必为河西守。

    绝大部分的九卿,都有过河西太守履历或者河西边郡服役、任职的记录。

    这是因为,国家的战略重心在河西。

    若没有这个履历,贸然为九卿,岂不是搞笑?

    而现在,一次拿下两位太守?!

    刘进立刻就知道了,自己的那位大臣,恐怕要搞大动作了。

    “然也!”那宦官答道:“奏疏刚刚从兰台送去了陛下御前,等待陛下圣裁!”

    刘进连忙道:“走,随我去面圣!”

    他知道,这个事情无论如何,他都要过去一趟,提供些助力。

    两刻钟后,刘进就抵达了如今天子所居的清凉殿前。

    在这里,刚刚被天子任命为侍中的王?已经在等候着刘进的到来了。

    王?是刘进之父太子刘据所举荐的,其自郁夷令开始,便进入刘据决策圈的核心,去年更是陪同刘据南下,辅佐其建立起治河都护府的构架,立有大功。

    他能为侍中,其实也是天子对刘据的某种补偿——杀了人家授业之师,总得给个桃子。

    见到刘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