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节 月氏王哭汉庭(1)(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九稳了。

    哪成想,这等壮士都选不上北军!

    “嘿!”秦大郎嘿然道:“今年选北军,可不止是要勇武了!娘的!北军今年居然还要考识字,要能读写至少五百个字!”

    “这他们是选军士,还是选当官的啊?”秦二不可思议的喃喃自语起来:“这关中哪有这许多既能识字,又符合他们标准的壮士啊?!”

    “关中没有,但天下有啊……”秦大郎悠悠的道:“去岁鹰扬旅败西匈奴于疏勒,西匈奴献土纳款以降,六千鹰扬骑兵,人人都发了大财!”

    “然后,国家开发西域,天子诏命北军六校尉轮换往西域都护府用事……”

    “天下豪杰闻之,无不疯狂!”

    “俺听说,这次连交趾都有豪杰应募而来……”

    众人听着都是叹息起来。

    “这可如何是好啊……”秦二更是忍不住叹道:“大兄,咱们家的大郎,再过几年就要十八呢!”

    秦大郎点点头,脸上露出郑重之色。

    他们兄弟与闾里的同族,每日顶着烈日,辛辛苦苦在此奔波忙碌,甚至不惜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与人斗勇争狠,为的不就是希望能赚到更多钱,将自己的子嗣培养成人,让他们能入募汉军,成为鹰扬骑士,至不济也要进入北军。

    如此,便能有机会光宗耀祖,摆脱这世世代代都要给人当刀子使的命运!

    但……

    如今,天下豪杰纷纷来争。

    这压力一下子就暴增了起来。

    “俺想好了!”秦大郎沉声道:“过几日,便托人去将俺家大郎送去城外的王公门下,请王公教其识字读书……”

    “这读书识字,可是要许多钱当束脩的啊!”秦二惊道。

    如今,关中地界,想送子弟进学,可不比往年了。

    因为,天子已经开始诏下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从今年开始,关中官吏,除荫举、察举外皆以考举取之。

    所以,关中私塾也好,蒙学也罢,束脩钱暴涨十数倍。

    而且,逢年过节,还得给老师孝敬,不然就可能会被人指责不敬师长,名声受累,甚至可能会被开革出门庭,终生蒙羞。

    然而即使如此,关中百姓不分贵贱,依然前仆后继的想方设法的想要将子孙送去进学。

    但,名士高人收门徒弟子,极为严格。

    不是束脩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便是一般文人,也要再三考察门徒品行,才肯收入门墙。

    而像秦家兄弟这等游侠儿的子弟,想要拜入这些人的门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少数人,只要给钱便肯收入门下。

    在这横门外就有一位王先就是如此。

    只是,这位王先王公收弟子的束脩钱非常夸张,一岁就要万钱的束脩,此外逢年过节,都得奉上千钱以上的礼物才能让其满意。

    “再多钱,也得送去啊!”秦大郎沉声道:“俺这一辈子便是这样了,指不定哪天便死在了这城外……”

    “但俺儿子不能和俺一样!”

    “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得光耀门庭!”

    “所以,俺得更努力了!”秦大郎舔着舌头,满脸的横肉不怀好意的看向木屋外的世界:“俺得尽量多做些‘买卖’了!”

    其他人听着,自知秦大郎所谓的买卖,其实就是盘剥那些夷商。

    只是……

    他们这伙游侠,在这横门外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群体。

    根本无法与那些大游侠们争锋,只能捡些别人不要的汤汤水水,或者给人打打下手,跑跑腿,做些简单的事情,混些酒钱罢了。

    想要争取买卖,就得和人去拼命!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这横门外,每天都有像秦大郎这样的人默默无闻的死在黑夜的角落里,尸首为蚁虫所食。

    但……

    想着秦大郎的话,所有人都是默默的握紧了拳头。

    他们也就只有命可以博了!

    他们若不搏命,子孙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大郎!”有人喊道:“俺们听你的!”

    其他人纷纷道:“大郎说得对!俺儿子不能跟俺一样!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得光耀门庭!”

    “大郎你说怎么办,俺们就怎么办!”

    就在此时,远方道路上,一支车队缓缓前行而来。

    众人闻声,立刻将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