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家对外用兵,军费吃紧,天子于是要求各地加紧征收赋税。

    儿宽却担心百姓生计,依然如往常一般,耐着性子,一个乡一个乡的收,以此确保百姓的负担在合理范围之内。

    于是,皇帝震怒,坊间有消息说,儿内史要被罢官了。

    消息传出去,整个左内史治下十二县百姓都激动了起来。

    几乎没有人组织,十二县的百姓就自发的挑着粮食,带着钱帛,来到了长安城,在左内史衙门门口排起长队。

    不过三天时间,整个左内史治下的赋税全部征收完毕。

    而且,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全国第一。

    儿宽因此拜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但张越看重的却不是儿宽这样做带来的好名声。

    而是儿宽这样做了以后,儒家在关中的发展。

    在儿宽为左内史前,关中的儒生数量,一直不如法家和黄老学派。

    而在儿宽担任左内史六年后,关中儒生数量反超了法家。

    因为,地方豪强和地方的宿老们都觉得,儒家很不错。

    至少比起法家那些糙货强多了!

    张越很明白,若是想要自己的主张和理念被人接受,并且成为‘普世价值’。

    不仅仅得有皇室背书,还得有天下人,主要是作为统治阶级主力的地主阶级认同。

    不然就不可能成功!

    儒家为何能独霸中国两千年?

    除了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所接受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儒家与地主阶级,捆绑在一起了。

    甭管是公羊学派,还是谷梁学派,还是思孟学派。

    或者他们的徒子徒孙,理学、心学、泰州学派。

    几乎所有的成员,都来自地主阶级。

    哪怕偶有寒门士子通过科举混了进去,很快,这些寒门士子的家族也变成了地主。

    所以,不管怎样改朝换代,无论是谁坐天下。

    哪怕蒙元满清,儒家的地位始终不曾变动。

    也没有人能变动!

    只是……

    儿宽的道路远比咸宣等人的道路要艰难、辛苦。

    咸宣等人的成功,是可以简单复制的。

    而儿宽的道路,不仅仅需要自身有能力,还得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文士、官吏辅佐和协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