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六节 ‘正义’无敌(2)(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分,证明了对方的答案……

    此外,他还做过无聊就拿着《左传》数数的事情。

    结果不言而喻,如他所言,《左传》确实有十八万余字。

    这万一这个无聊的家伙,又拿着某些经典,在那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过去,真抠出点什么东西出来,大家脸上岂不是要黏糊糊的了?

    所以,当张越说到这里的时候,人人都成了哑巴,只能任由张越继续发挥。

    “至于所谓马口之赋,盐铁之事……”张越微笑着,看着江升,轻声道:“晚辈添为新丰令,受天子命以治新丰,上任也有一月,恰好有些心得,欲与江公分享一二……”

    “马口之赋,分为口赋与马口钱,总计二十三钱每人,于庶民而言,确实是重担!”

    “然民之疾,非在于马口赋,而在于苛捐杂税,县道摊派!”

    “晚辈曾经查阅了新丰过往的文牍,发现过去诸官非但俸禄、食宿尽从民出,就连嫁娶送往,也要摊派给小民!”

    这也正是历朝历代的顽疾!

    国家的正税,从来都不是百姓负担的大头。

    各种苛捐杂税才是!

    关中其实还算好啦,在张越回溯的史料里,有记载显示,在关东地方,某些当官的甚至一年收十几次的刍稿税与人头税。

    各种巧立名目,各种敲骨吸髓!

    毫不客气的说,不解决掉苛捐杂税的问题,就算国家宣布免除所有相关税赋和徭役。

    百姓的负担也不会减轻半分!

    张越带着笑容,看着江升道:“若江公真的心怀天下苍生,就该上书天子,以言此弊,并与天下士大夫共商此事!”

    人家董仲舒虽然也是儒生,但董仲舒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多次对这个事情开炮了。

    反观谷梁的君子们,在这个事情上面,却都成为哑巴和聋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江升听到这里,脸色顿时就精彩极了!

    他岂能不知道,百姓负担的大头,是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

    但他敢说吗?

    他又不是董仲舒,没有那个底蕴,哪里敢“在这种事情上开口?

    况且,收苛捐杂税和搞摊派的那些人,在事实上做的是帮谷梁的忙。

    他们将大量小民逼迫破产,从而,让财富聚集大地主大豪强手里。

    然后大地主大豪强,则一定会向大宗族演变。

    大宗族一成,就是谷梁学派天然的盟友。

    “至于盐铁之事……”张越微笑着,说道:“在下于经济才疏学浅,不是很能理解,不过……”

    张越对刘进拜道:“臣前些时日,与殿下曾论及故御史大夫晁错的名篇《论贵粟疏》,殿下曾因晁错那一句话而惊愕?”

    刘进闻言,道:“孤当时曾因晁错的‘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也’而惊愕,……”

    对于刘进来说,他当时的震惊,简直无法想象。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数十年前,太宗皇帝时期,商贾兼并土地的势头竟然猛烈到需要国家来干涉了!

    直至张越向他普及了一下当时汉家商贾巨头的所作所为,他才恍然大悟。

    区区一个临邛的程郑氏与卓氏,就已经‘顷滇蜀之民’,区区一个临淄刀间,便有走狗打手数万!

    雒阳师氏,行商天下,大小船舶车马无数。

    这些大商人的财富,连诸侯王也不能比!

    元鼎中,杨可主持告缗,在数年之中,就收缴了数百万顷土地,没收了数十万的奴婢,黄金与布帛、丝绸堆起来连官仓都不放下,以至于需要在上林苑里起水衡都尉官衙来存放这些资源。

    而告缗政策收缴和抄没的这些土地、奴婢和资源,基本都是从商人手里拿回来的。

    这让刘进震撼莫名。

    商人手里居然控制着数百万顷土地,几乎占到了天下土地数量的三成!

    他们还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奴婢!

    黄金珠玉布帛丝绸加起来,顶的上国家好几年的收入。

    翻遍史书,也找不到这样的先例。

    自三王治世以来,几千年了,谁见过商贾兼并农民的事情?

    汉室见过了……

    震撼之后就是满满的羞愧和耻辱感。

    商人?

    四民中最低的阶级,农民,仅次于士人的阶级。

    却被商贾们用五铢钱打的落花流水甚至不得不为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