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超级壮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四章 将军的决断(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英国人不愿意提供汽油,武器和其他物资补给也抠门的很。赵诚不打算像史迪威那样去和亚历山大他们磨牙,一来没有那份耐性,二来么,大爷不乐意。

    腊戌有个不大的钢铁厂,英国人从仰光撤过来的修械所也在城里,各种机器齐全的很,只不过因为印度工人都跑路了,工厂实际上是处于半停工状态,就剩下几个英国工程师留守。赵诚觉着还是从这两个地方下手,好歹整点能用的家伙来。

    地雷和司登式冲锋枪,都是技术含量不很高的东西,有工程师和设备在,生产起来的难度应该不会太大。再有就是砍刀,缅甸老林子多,不论斧头、刺刀或者工兵铲都不太好使,一把好刀会给官兵们带来很多便利。

    图纸兵工厂里就有,缺的是熟练工人,赵诚盘算了一下,远征军总部直属的独立团也能抽出一百人来,加上第5军、第6军、第66军直属的修械所,人手肯定绰绰有余。

    前线已经打的尸山血海,后方办事再拖拖拉拉,那就真是犯罪了。赵诚立刻给史迪威挂了电话,请他出面和英国方面进行协调,工程师、图纸、库存的零配件,只要有的,赵老子都不嫌弃。至于远征军这边,让老外插手肯定不好,只能由自己一家一家去沟通。在“造出武器平分”的许诺下,大佬们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各军留守腊戌的武器维修人员尽数由赵诚调配,那些暂时派不上用场的辎重兵也是一样。

    但是大佬们也提出了些附加条件。首先,每支冲锋枪需要配套子弹的子弹六百发,拿东西吃子弹的速度太快,光靠上头拨的点零碎,根本打不了仗。再有就是,要为部队弄点肉食供应。虽然部队已经吃上了大米饭,但是英方移交的物资里并不包括任何肉类,甚至连罐头都没有,眼瞅着就要打打仗了,不让弟兄们痛痛快快吃顿肉,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这个要求真的不过分,每个军40头牛,当天就拨付,由新24师的卡车负责送到各军军部。

    去年罐头厂和畜牧公司在缅甸各地收购了大批缅牛,除去已经送回云南的,存栏量依旧在1300头左右,现在当成礼物送出去,正好能剩下一部分饲料钱。

    兵工厂重新开工却需要时间,调试机器设备,即使工程师带人日夜赶工,至少也得一个礼拜才能恢复生产。还有人员培训的问题,比如车枪管就是个绕不过去的精细活,根本急不来,即使是那些修械所的老把式,也要好好培训一下才能上岗。

    之前东川仿造mp40时,工人们是把库存的9毫米勒贝尔枪管一分为三,这样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腊戌这边没这个便利,备用的9毫米冲锋枪枪管少的可怜,更多的是英七七和远征军换装时剩下来的七九步枪。两种枪取下枪管后都得改膛以后才能用,赵诚估计,至少得做好废品率超过五成的心理准备。

    万幸其他部件倒是可以先用英国人的库存顶一阵子,等存货用完,自制的部件也差不多也能量产了。因为大多是冲压件,即使是新手在操作机器,废品率也高不到哪里去。这多少给了赵诚一点信心,否则打死他也不会想着在缅甸造枪。

    把事情理出头绪来以后,把工厂全权委托给了缅甸华侨抗敌后援会负责人梁金山先生。毛棉淡失守以后,梁先生无偿动用自己公司的卡车120辆,并自掏腰包雇了80辆其它公司的车辆,配合西南运输处从仰光抢运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回腊戌。最近不仅要为远征军购买军粮,还得和刘富贵他们一起把物资送往国内,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赵诚知道,老把事情甩给人家很不厚道,可是自己人头不熟、对工厂管理这块也是个棒槌,只能扛着能者多劳的幌子当起甩手掌柜。

    搞定兵工厂的事,还有其他活要干,比如收购粮食。好在平九天帮了大忙,他一直在以缅族商人的身份活动,因为手面阔绰,在上缅甸号称黑白两道同吃。现在要他收购点物资,比让英国佬派兵去强行征收还便利。

    最麻烦的是油料,英国人把油料控制的比弹药还要紧。之前平九天和刘富贵都是钞票开道,靠着贿赂驻军的军官才能弄到一些。现在亚历山大接管驻军指挥权之后,对后勤物资看的相当紧,甚至还专门组织人手挨个仓库盘账,那些老关系要么立刻金盆洗手,要么直接跑路了事。最夸张的一个家伙甚至在自己负责的仓库里放了把火,企图通过栽赃缅独份子来蒙混过关。可惜能被派来查账的都不是傻子,那个想靠耍小聪明最后还是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赵诚的主意不算高明,伪造英缅军内部使用的邮票,伪造英军后勤部门的来往公函。这年月,老实人只能饿死或是气死的下场,赵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