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地主们人心惶惶的,有的人想要逃走,他们有的逃亡广州,毕竟在外人看来,广州已经是广东地区最后剩下可以用来抵抗伪唐贼军进攻的城市了,逃亡广州的话,至少可以保住性命,再不济得到时候也可以直接从广州坐船逃跑啊,出了珠江口可就是大海呢,伪唐贼军再怎么厉害也是不可能到海上来打他们啊。
大唐王师南下广西多时,很多人也都可以伪唐贼军的陆军很强,官军与其野战的话往往是败多胜少,但是伪唐贼军的水师却是不咋地,战舰数量不多,而且也都是一些小船,别说是出海追击了,其实就连肇庆往东的西江江面上都讨不了便宜。
因此只要哪怕是陆地山守不住,但是也可以躲海而逃。
对此大唐王师的一群高层们也是心知肚明,即便是李轩这个皇帝也是知道自家的海军实力过于弱小,在后方没有敌军水师的威胁下运输运输物资还可以,但是让他们跑到珠江口去和明军水师硬拼,那可就太为难大唐海军了。
李轩知道要改变海军的劣势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学习明军水师,造无数小船玩传统的火攻、肉搏,而另外一个就是走船坚炮利的道路。
而这两条不管是那一条,对于目前的大唐王师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的。
比数量大唐王师肯定是比不过明军水师的,别说是明军的全国水师了,即便是广东地区一地的水师,都能够压着大唐海军打。
唯一的可行道路就是走向船坚炮利的道路,造大船,造大炮!
但是这又是出现了两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大唐王朝的造船能力不咋地,哪怕是向民间采购船只,但是数量也不多,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如果说船体本身的问题都还可以解决的话,那么舰炮的问题几乎就是无解的了。
按照大唐海军的规模,一艘内河上使用的主力战舰,其最少都需要两门五斤加农炮,然后还有四门的两斤加农炮,再加上一两门大口径的散弹炮。
这些火炮,大体上就是相当于陆军一个炮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