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五十四章 强大无比的读书人(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里的高年级学生。

    而这,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李轩在教育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的试探。

    当然了,为了避免传统士子的反弹,李轩用的名目是皇帝心系百姓,苦于平民百姓子弟无求学之道,所以才会设立少年学院。

    不过现在的关注大唐王朝的士子们,现在都盯着今年的秋试呢,哪有闲工夫去搭理连听都没有怎么听过的幼军营和少年学院啊。

    自从第一次开科取士获得成功后,尤其是这些新科士子们都已经当上了官后,贵州、广西、广东等地的士子们那里还坐得住啊。

    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当官吗?

    给朱家皇朝当官也是当官,给李家皇朝当官同样是当官啊,而且看现在大唐王朝声势正猛,一时半会的估计是亡不了,有极大的可能会割据一方甚至干掉明王朝统一天下,所以不少人都认为,自己苦等多年的机会终于是来了。

    春天的登极恩科时间过于紧迫,他们是没赶上,但是这一次的秋试却是能够赶上的。

    这一次的秋试,乃是按照正式科举的流程走了,虽然限于时间比较紧迫,同样也是为了给那些学子们留出一部分的准备时间,所以开始考试的时间是安排在七月份,但是后续考试的时间却是比较紧凑了,基本上间隔一个月就进行一级考试,从七月份就开始县试,八月份进行府试,然后九月份进行院试。

    然后十一月份则是进行乡试。

    等待明年春天,则是进行会试和殿试。

    和第一次登极恩科的时候一样,前明的各级士子,比如秀才和举人,都可以直接参加相对应的考试。

    虽然说情况特殊,第一次县试是在七月份,但是现在都四月了,留给学子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唐王朝开科取士,虽然说八股文章依旧很重要,但是策论和算学以及杂学也很重要,这些学子们自然是要进行相应的学习的,以争取更好的成绩的。

    如今大唐王朝第一次开科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