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方大员的奏报,朝廷大佬们也没敢轻视,现在也已经是开始着手仿制伪唐的火器了,甚至为了应急,甚至都打算向那些洋人购置。
从明军仿制、购置军械里,也是可以看的出来,明军已经是有意无意的开始学习伪唐贼军的一些长处,不过除了军械外,其他方面的学习却是不太成功。
这里头涉及到看太多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军事纪律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形成绝对的军事纪律,那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君不见大唐王师在作战的时候,是有着大把的督战队在后头督战嘛,稍微动摇就是就地斩杀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纪律单单靠督战队是远远不够的,得有长期的严苛训练才行。
明军的体制就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训练,别说纪律训练了,甚至连体能训练都是无法学习。
因为绝大部分明军士兵连吃都吃不饱,还怎么进行密集训练了,这练着练着都能把士兵直接练死了。
纵然在大唐王朝的军事压力之下,少数明军将领以及官员已经是想要改革军事,用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但是这种改革是片面的,甚至是表面的。
哪怕是连内阁大佬们都赞同的仿制,购置火器的计划,也都还处于刚开始的阶段,至少到目前位置,谭荣麾下的五万湖广明军手里头除了极少数缴获自伪唐贼军的火枪外,所用的单兵火器还是早年的老旧手铳,至于对规模编成火枪兵,暂时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谭荣倒是听闻退守广州的王越通过仿制、从洋人手头购买,已经是弄到了好几百支火枪,据传是要编练一个火枪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还别说,谭荣听到的传闻还的确是真的!
从梧州一路溃败到广州,甚至连肇庆都丢失了后,王越是镇定思痛,他认为历次惨败,都是因为伪唐的火器过于犀利之缘故,要想战胜伪唐贼军,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也拥有大量的火器,而且还不能是以往的那些碗口炮、短手铳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