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访秦淮河(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兴无比啊,因为直隶四道会试分考点,只允许本地户籍的举人进行报考,外籍是不允许报考的,而且考上之后,虽然不安排在本道任职,但是安排的职务也会是在直隶其他三道。

    直隶四道,这可是繁华地方,其赋税占据了整个帝国将近一半的赋税,在这样的好地方里任职,自然是被官员们视为肥差,这捞外快都能比在穷乡僻壤里捞得多。

    因此直隶四道直接开设分考点,对于他们的当地士子们而言自然是好处多多,他们不用去拼会试、殿试了,可以直接在家乡进行考试,名额更多,竞争更小。

    但是其他省份的士子就有意见了。

    凭什么直隶四道的有分考点,我们那里就没有啊?

    士子们的意见,还是需要进行一定尊重的的,所以很快礼部那边就是传出来了消息,直隶四道的会试分考点,只是试行,如果试行效果好的话,那么就会陆续在各省进行。

    这个消息,让士子们满意了,但是却也引来了更多的议论声。

    什么议论?

    不少人都担心,这么大规模录取士子,对财政的压力将会极大。

    要知道大唐王朝本来就是一年一科举,进士科之外还有博士科,每年一千多号人都不怎么好安排了,如今各省都来分考点的话,就算一个省几十个人,那么加起来那也是几百个啊。

    这样的话,大唐王朝一年就出现两千多个进士、博士需要安排,需要给他们支付工资。

    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

    不少官员们的担心,以他们传统的眼光来看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李轩看来,却是多余的。

    谁他妈规定进士就必须是七品官的,从九品也是可以的嘛。

    按照李轩的设想,所谓的进士、博士功名,只是让他们取得了入仕的资格证而已,而不是让他们一步登天,让他们从基层做起很正常啊。

    到后期的话,大唐王朝的所有官员,哪怕是最基层的科员,都是需要从会试里选出来的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