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国的精英教育(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己去重新搞一套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样的话,谁知道会不会搞出什么大麻烦来。

    以史为鉴,实用为主!

    这是最近几年李轩的治国理念,所以很多政策实行的时候,大多也是符合了这种理念。

    科举制度的改革同样如此,到了宣平十一年的今天,科举制度的改革,算是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后面顶多就是缝缝补补,李轩是不打算再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了。

    和科举还有着极大关系的教育制度,李轩同样是不打算进行太大的变动,他觉得如今这个教育体系就挺好的了,顶多就是以后逐渐普及小学,再搞多一些中学,至于大学嘛,他还是打算走精品路线,严格控制大学生的数量,尤其是文科生的数量。

    在他的有生之年,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那是别指望啊,不是办不到,而是李轩不允许!

    相对的,一些理工方面,专门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学校,也就是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倒是可以多办一些,这样也可以为帝国的工业化提供更多的技术性人才。

    不过只限于理工方面!

    至于文科,尤其是历史、国文专业之类的,必须严格控制。

    为啥?因为这种专业的学生危害性可是相当的大,给他们官当,让他们混入社会上流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如果上流社会就这么大一点,容纳人才的位置也是有限的,那些挤不上上流社会的人,肯定会不满,并且传播他们的不满,最后鼓动普通民众们的不满来做要挟,以达到自己进入上流社会的目标。

    总之,破事多!

    这也是这几年,李轩一直都是重视理工方面的教育,忽视甚至是打压文科教育的原因!

    预科学校里,奖学金几乎都是发给理科班的学生的,文科生几乎不可能得到奖学金,而国子监录取学生的时候,各大专业里,国文、历史等专业的录取人数也是最少,同时也是最严格的。

    为啥,报考这种专业的学子,清一色都是奔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