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冯氏公司的野望(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开发区内部,但是也能够捞到不少的好处。

    很多企业在开发区里因为实力不足,投资额达不到,无法获得百年的优惠租期,但又想搞一快地皮充当长久基地的话,都是想要在周边地区从私人手里购置地皮。

    对于这些,官方方面自然是很清楚的,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干涉,恩,也干涉不了。

    虽然说官方可以通过征地的方式,把这些土地也征收上来,但是征地是要钱的啊,按照如今的市价征收开发区周边的大量剩余土地,饶是上海特设县的财政再有钱,也折腾不起啊。

    更何况,这很容易被扣上与民争利的帽子。

    得不偿失。

    更何况就算是强行征收了上来,上海财政也没有这么多钱进行开发了,如其征收过来无法开发,还不如让民间的资本进入呢。

    大唐帝国的首都,金陵城的三个新城区的发展,就是这种模式,官方引导,顶多就是起个头,而大片新城区的发展,还是以民营资本为主。

    和上海这边以官方为主不太一样。

    不过大唐的诸多政策也没有对这两种方式给予什么明确的区别对待,反正只要不违法违纪,地方爱怎么搞怎么搞,反正上头只需要看到成绩。

    什么成绩?

    民生!

    如今大唐各地的官员们,升官发财的重点是在民生,因为教化、稳定虽然更加重要,但实在是太过虚幻,教化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教育洗脑,往往是很难看出来有什么成绩的,而稳定这事,如今天下太平,造反叛乱这种事,虽然偶尔还是有,但是对于大部分地方而言还是太遥远了。

    所以给各地的地方官员们留下的捷径,也就只剩下民生一道上了。

    但是大唐帝国里的民生那可是真正的民生,而不是什么经济增速、生产总值,更不是地方财政收入多少。

    而是指百姓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有衣穿,能不能有房住。

    如果治下都是一片苦哈哈,一大片百姓饥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