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有教坊司的,只不过不是挂在礼部名下,而是挂在了商部名下,名字也不是教坊司,而是叫做文化司,这个文化司主要就是管理各种文化娱乐产业的,而管理这种特殊娱乐行业的,则是文化司下属的一个处,名为教坊处。
基本上,全国所有特殊娱乐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归属该处管理。
只不过即便是管理,但却不是强制性管理,因为在大唐帝国没有什么贱籍,不仅仅是娱乐产业人员的贱籍,其他什么工匠啊,军人啊什么的,都是取消了专门的户籍,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以户籍进行区分。
所以,在大唐王朝里从事娱乐产业的人员,只要你自己愿意,随时可以去教坊处注册登记,进行体检,获得卫生许可证后就可以随意到任何一个有经营许可证的场所上班,等想要从良的时候,直接走人,然后自行到教坊处注销登记就行了,嗯,不去注销也没关系,顶多就是留下一个档案纪律,没啥实际影响。
在这个特殊行业上,大唐帝国的官方态度,是严重偏向于从业人员的,避免这些从业人员受到人身自由的迫害。
上海这边汇集的资本众多,有钱人自然也多,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的从业人员跑到这里来淘金。
虽然说娱乐产业的发展情况,不一定能够体现什么,但是从另外一方面,也算是间接证明了上海的经济活力。
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不差钱!
企业多,想要入驻北岸开发区的企业那可是数不胜数,毕竟在工业区里办厂,和在外头的普通地方办厂那是不一样的。
先不提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优惠基本上每个地方都会有,只不过是力度不一样而已。
这些企业,尤其是从外地大老远跑过来想要在上海建厂的人,看重的也不仅仅是什么政策上的优惠,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开发区内便利的各种条件。
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
上海的交通是没的说的,而上海的两个工业区的交通设施那就更没的说了,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