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国石油公司(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左成生和国内的煤油代理商不同的是,他在奥斯曼地区拥有自由定价权,而且也不会受到太多的其他影响。

    至于左成生在奥斯曼那边卖多少钱,石油公司懒得管,只需要左成生每年的销量能够达到他们的预定目标,那么就继续合作。

    如果说故意抬价导致卖不出去,销量上不了,自然会取消左成生的代理资格。

    所以,这个定价需要考虑利润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维持一定的销量。

    为了打开市场,左成生决定对第一批试水的煤油采取廉价销售的方式,按照国内上海地区的价格走,利润不算高,但是有助于快速打开市场。

    只要打开了市场,培养出来了消费习惯,那么后续自然就是涨价了。

    这种手段,也是大唐的商人们在海外做生意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先用大量廉价的工业商品冲击当地的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并把当地的竞争对手击垮。

    等干掉了竞争对手,那么就是涨价收割丰厚利润的时候了。

    最典型的就是大唐的对外布匹贸易!

    大唐的机制布匹成本低廉,哪怕是加上海运的运费,也要比那些土著国家的土布价格便宜的多。

    所以大唐的商人们,就是利用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势冲击土著地区的布匹市场,把当地的土布作坊之类的全部挤跨。

    等市场占有率上来之后,那么就会逐步提价,也不会很快,一次提一点,逐步培养市场的接受能力,并收割丰厚的利润

    印度、欧洲等地区,这两个大唐帝国最为重要的两个纺织品海外市场了,基本上都是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左成生也是打算在奥斯曼帝国这么销售石油的,前期赚点小钱,铺开销售渠道,打开市场,培养消费习惯,等这些完成后,才是收割利润的时候。

    但即便是这样,他的利润也是不低了,少说也能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毛利。

    看似利润率不高,但是总量大啊!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