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锡兰本土化(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土化政策,其实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向海外移民,把海外地区纳入本土范围的简单政策,它还具有更多的作用。

    尤其是和进出口委员会的进出口限制结合起来后,已经是变的非常重要了。

    李轩批准了锡兰岛局部本土化后,最高兴的人还不是印度事务衙门,而是海军方面。

    因为锡兰岛现在严格上来说,其实就是一座超级大的军事基地,虽然有不少的移民,不过这些移民更多的还是为军方服务的。

    局部本土化之后,锡兰岛上面就能够名正言顺的建立起来一座大型的海军船舶修理厂,以及一个小规模的造船厂。

    进出口委员会已经为锡兰岛的局部本土化,进行了专门的批复,准许锡兰岛有限发展造船业以及船舶维修业,同时准许在当地有效发展工产品加工业。

    这三个行业,其实都是针对军方需求的。

    军方,尤其是海军方面迫切的需要在锡兰岛建设一座更大,技术能力高强的船舶修理厂,用以满足海军在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众多船只的维修、保养服务。

    同时也是为了向帝国往来这两大海域的民间船只提供保养、维修服务。

    之前海军虽然在锡兰岛也有一座船舶修理厂,但规模只能说中等,只能做常规保养,甚至都缺乏维修能力。

    至于民用船只,如今的民用船只在海外基本得不到维修保养,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只能在非常原始的造船厂里进行最简单的保养。

    为了解决海外大量船只的维修保养问题,帝国高层也是有意把锡兰岛打造为大唐帝国在印度洋上的船坞,为帝国的船只提供修理、保养服务,不管是军舰还是民船。

    此外,还准备在锡兰岛设立一家小型的造船厂!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家造船厂和大唐帝国的在其他海外领地设立的造船厂有着极大的不同。

    其实大唐帝国在很多海外领地都是有造船厂的,比如说名气最大的南非造船厂了,这个造船厂已经是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