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为了给海军建造在印度、非洲等地使用的近海以及内河船只为主,民间船只订单的话,只是顺带的。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算是打开了一个口子了。
不管怎么样说,锡兰岛都是拥有了自身的造船工业,哪怕只是一个组装造船厂也同样如此。
相对比之下,其他地方就是要差得多,比如说发展造船业多年的南非,他们的南非造船厂虽然看似规模不小,但是却是只能建造风帆木制船只。
而这种船只在大唐人里几乎没有市场,因为大唐人的船只,别说是海船了,就算是近海内河船只都是清一色的蒸汽钢制船只了。
这些风帆木制船只的唯一作用,也就只能是用来出口了。
英格兰人和西班牙人以及奥斯曼人就是南非造船厂最重要的客户。
至于大唐自己,已经是很少购入这些木制船只了。
倒不是说木制船只不好用什么的,而是现在的木制船体比钢制船体还要更昂贵!
随着大唐帝国的钢铁工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而国内的数大钢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也是爆发了惨烈的竞争,价格战持续打下来,已经是让钢铁价值跌倒了一个让欧洲土著们几乎无法想象的廉价价格!
低廉的钢铁价格,也是让各种钢铁制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
船体的最大开支,要么是木材,要么是钢铁,当钢铁价格远远低于木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钢铁船只比木制船只价格更低。
商人们也都是正常人,自然是什么便宜选什么。
这种情况下,大唐人在本土,大型的纯木制船只已经是没有什么市场了,建造大型远洋船只所需要的木材要求太高,价格也太高,远不如钢铁划算。
当然了,在近海、内河,尤其是小吨位的船只上,因为对木材要求不高,相应价格也更便宜一些,因此木制船只还算有一些市场。
不过远洋船只上,基本上已经看不见新造的木制船只了。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