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战养战(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利农桑的确关乎帝国根基,非常重要的,李轩都不说另行计议,而是直接批驳了。

    反正如今大唐王朝是腾不出足够的经费来修建大规模的水利设施了,农部那边要兴建水利设施,让他们自己折腾去,能折腾成了最好,折腾不成也无所谓,反正是别指望国库会拿出一粒粮食,一两银子去。

    如今大唐王朝的国库是入不敷出,为了扩军各种花费是大了去,仅仅是粮食这么一项就是难以解决。

    而打造武器弹药所需要的各种战略物资,几乎是耗尽了国库的最后一两银子,税部那边如今还在愁着官员以及士兵的薪饷该从哪里压榨出来呢,哪有多余的银子去搞什么建设啊。

    缺人、缺粮、缺银,这是大唐王朝一直所面临的难题,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如此,这和大唐王朝的扩张速度无关,哪怕是大唐王朝占据了好几个省份后,这种状况也不太可能得到改善。

    因为规模越大,收入越多,支出也就越多。

    税部那边难以解决粮饷的问题,军方那边的将领们却是没有太大的担心,因为刚拿下连和县后,大唐新军的将领们就已经是筹备着发动下一场战役了。

    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的就要发动下一场战役,这里头有很多的理由。

    第一条自然是想要乘胜追击,趁着附近地区的明军被横扫一空,迅速以轻微的代价攻占其他的府县,扩大己方的战略缓冲区,避免明军来袭后直接就打到兴泉府城来了。

    此外主动出击,也是能够分散明军的精力,不给他们从容集结兵力,然后直扑兴泉府城的机会。

    说简单一点,曾子文等一群将领们是想要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主动出击的方式来打乱明军集结、进攻的部署,避免战火直接在兴泉府这个大本营燃烧之余,还能够通过多线出击的方式迫使明军分兵进剿,然后一步一步的吃掉明军主力。

    因为不管是李轩还是曾子文等人都已经可以猜到,如果等明军从容调集兵力,很有可能最终会汇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