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祚高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473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约有两百余众。祖青将这两百余众分成两批,其中一批负责护送堂兄祖道重并一批年老行动不便的家人们即刻离开护国寺,于城中暂时藏匿,准备今夜便撤离信都。

    至于另一批家众,祖青则留在自己身边,继续留在此中,准备伺机弄事。

    听到祖青不愿撤离,家将们纷纷出言劝告,他们自然明白,留在此中每多一刻,便会增加无数危险,而且之后也未必再有逃离的机会。

    但祖青心意已决,并不听从众人劝告,只是说道:“张贼奸诈,此前诸事皆废,若是就此逃离,我实在不甘心。况且我家……唉,即便不论家声如何,你们年久追从于我,我怎么忍心再让你们归南之后更被人以罪逆视之!此事不容迟疑,只求诸位能够护送我兄平安归南,青则在此逐功遗惠……”

    一些年迈的家人这会儿也是老泪纵横,抓住祖青衣袍泣诉道:“可恨老朽之身,不能再助阿郎建事。但旧年敢从祖公跨江御胡,如今又岂惧一死!阿郎壮节不屈,敢为家门捐躯,我等衰老纵不能为助,也不敢因贪活再为拖累!阿郎速去,我等自留此中,也可稍作遮掩……”

    多年的相依为命,情深已入骨髓,祖青也明白他实在势孤,有什么谋求都是勉强,更难面面俱到。这些老家人们舍命殿后,也实在无可奈何。

    他大礼拜别那些自愿留守的家人,洒泪而出。此时天色尚早,一行几百人行走于护国寺内还是颇为醒目。但祖青在信都也非寂寂无名之人,再加上有张豺的符令在身,寻常将士不敢刁难。

    当然,祖青也不敢行往守卫森严之处,比如距离居舍不远的东台。他与张豺的矛盾还未公开化,但东台守卒正是此前张豺自他麾下夺走,肯定也有一些将领察知内情,会对他有所设防。祖青若敢闯进,不啻于自投罗网。

    护国寺居者增多,已经多有拥挤混乱,巡防兵众看似增多,但其实整个指挥系统已经驳杂不堪,这也给祖青一行人提供了方便。他将祖道重等人送到偏僻僧舍所在的侧门,原本居住的僧尼早已经逃散过半,由此而出,便可直入内城。

    只要离开护国寺,祖氏家人也准备许多通行手令,寻常人此刻于城中或是寸步难行,但祖青自然不是什么俗流,到现在为止,他还是张豺婿子、羯国新贵,那些巡城兵众们就算发现了他的家人游荡,多数也都不敢留难,自可从容潜伏下来,等待夜幕降临。

    一行人分开之后,祖青便又率领几十名心腹家人再次潜入护国寺中。羯主石虎侫佛成性,因是这寺庙规格宏大,不逊于一座小城。

    祖青此前也曾为寺中手握重权的禁卫大将,对于寺庙整体布局自然不陌生,想要潜伏下来并不困难,除非张氏在察觉到他出走之后大肆搜索护国寺,否则便不会有什么暴露的危险。

    不过张氏也根本没有了这样的机会,午后刚过不久,城池东北瓮城突然被晋军攻破,甚至有一部分晋军直接由此冲上了主城墙。前线督战的张豺即刻下令防线卒众向此充填,双方在这瓮城之间展开了殊死力战,死尸堆叠几欲盈丈!

    城头急讯飞报护国寺,留守护国寺的张苌也是惊恐有加,忙不迭抽调寺中禁卫于西殿之下集结几千之众,准备随时增援城头。

    兵众如此迅猛抽调,防卫上自然难免出现漏洞。若是外来者或还难以利用这一混乱时机,但这对祖青而言不成问题,趁着各方兵卒抽调、军令正是混乱之际,他堂而皇之引众便入西殿范围,并且凭着兵符半途拦截数百禁卫跟随其后。

    混乱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黄昏时分,城头危机暂时解除,但西殿殿前集结起的那几千军众也并未散去,其中半数被征调到了城头补充此前那场恶战的损失。

    留守护国寺的张苌此刻也是焦头烂额,即便没有城外晋军攻城的庞大压力,单单目下城内乱象丛生、乱命百出,便完全梳理不出一个头绪。

    他这里刚刚送走增援城防的禁卫,即将入夜的时候,又开始检查今日城内令出种种,继而便发现一个直接出于他父亲、级别甚高的符令今日被人多次使用。

    察觉到这一点之后,张苌心中顿时大惊,此际城中虽然令行混乱,但真要上升到一定层次的命令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特别属于他父亲张豺的符令,究竟有几枚,又如何使用,父子之间都有充分沟通,绝不会出现这种级别的乱命!

    这时候,他才想起午后家人急急前来,然而他忙于调集禁卫准备应对城防危局而没有时间召见,连忙命人将家人引入,这才知道祖青已经于上午出走,时间恰与那枚符令被使用的记录向吻合!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