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季节,用洛河清水冲刷汴河水道,也省了疏浚的功夫。”
赵祯点头:“朕也觉得这是好事,只是不知道能不能修成。”
吕夷简起身捧笏对赵祯道:“改汴河的引水口,不是小事,只怕要动用沿河州县的数万民夫,扰动不小,当要小心谨慎。臣以为,此事可以责成徐平,选合适人手,去查看沿线。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路线查探清楚,所需人手钱粮,都一起算清楚。朝廷指派大臣专门提举,在入秋雨水多起来前修建完毕。如果时间不足,则先开掘无甚影响的地方,等到了秋后雨水少了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开掘完毕!”
王曾起身:“臣附议!”
“如此,事情便定下来。对了,原河北路转运使王沿,在河北任上开沟治渠,灌溉农田不少,可命他为徐平副手,一起去查看河道。”
听了赵祯的话,徐平才明白为什么三司的几位副使会如此变动,原来只是要把王沿安排到户部副使的位子上。若按六部之制,开修河道应该属工部,而三司是夺各部之权,与此有关的是盐铁司下的胄案和户部司的修造案,留下王沿就是让他参与到此事中来。
王沿这个人,想法很多,而且勇于提出来,勇于实行,惟一的问题就是他的很多想法都是一时头脑发热,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自己不同时间说的都对不到一起去。
在河北转运使任上,王沿主张兴修水利,修了不少水渠灌溉民田。以前朝中的官员大多都是认为他贪图功劳,实际上开的那些渠并没有什么用处。结果到了他离任的时候,邢州那里民间为了争渠里的水而出了人命官司,满朝上下才知道那些水渠真的有用,对王沿的评价一下子就翻转了过来。
刚好徐平上奏碰到王沿这件事情,朝中便想借助他在水利上的经验,参与此事。不然不可能到了陛辞的时候,对他的差遣一下子来了这么个大转变。
徐平自己是用前世的知识一步一步摸索着做事,真心不希望有冲动型的官员与自己合作,会彻底打乱自己做事的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