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358 无声处起惊雷(十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最为虚弱的时代

    皇帝变着方的想要整顿世家的力量,来确立自己真正的王权,李阀失势,帝国宰相位置悬空在哪里,文臣们自然是憋足了劲想要表现自己,谁都看出来了,李太辞位,并不完全是主动的,而是因为皇帝的忍耐心已经快要到了底线,

    皇帝已经快要动手了,李阀统治文臣的时代结束了,众文臣翘首以盼,

    四大门阀,李族和张族控制文武两党,唐族则根本就是皇帝的狗腿子,宋族远在南方,而且一直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在朝堂上根本没有话语权,只是象征性的一品门阀,原来帝国稳定时,皇帝还需要依靠李张两族来支撑朝堂,所以对两族都是客客气气的,但是现在帝国乱世,皇帝又是一个颇为有野心的雄主,张族已经死在了帝京,军权落在了皇帝手中,

    身为大门阀之首的李族,就显得太碍眼了,宰相李太如果不自己请辞,那就是逼着皇帝对李族动手,原本不少人,都想要看看李族会怎么被皇帝连根拔起。看着这戈压在众人头上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

    谁知道李太不愧是无数风浪里杀出来的狠辣老臣,该放下时绝不犹豫,对于皇帝的心思掌握的非常精准,帝权自帝京惨败后就已经被皇帝所牢牢掌控。现在皇帝要问权,李族退而求其次,放弃宰相位置,甚至主动与文臣们划清了界限,交出来文臣控制权。表示自己再也不会插手朝堂事务,以此来换取李隆在军部阁位置但上升,

    军权本就是皇帝手中的,所以李隆无论怎么升,其实都是在皇帝的手掌心中,这就是李太的高明之处,一下就从皇帝的对立面,站到了皇帝的忠诚部下的队列里了,

    泗水之败,是个意外。皇帝还不会因为这个影响就为难李族,否则以后就没有世家愿意真心投靠了,但适当的处罚是肯定的,如果可能,就装聋作哑吧!李隆在第一时间就向族长李太上报了情况,也是得到了老族长李太的指点,

    ”装聋作哑吗?“

    李隆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不愧是老族长,这种时候,说的再多也没用。事实摆在那里。签约时随便购买十门雷神,是皇帝的意思,但是执行人是自己,猎鹰帝国那边是李月华。自己不出来扛,难道让皇帝来扛?而且现在可不是当年李族权倾朝野的时代,草原军已经打到了帝京,虽然已经四处调集了援军,看似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其实李隆并不看好这场帝京之战。

    西军龙家前去救援,结果被皇帝任命为燕州镇守,西军控制权却一手甩给了南方的宋族,还希望燕州的西军会拼死力参战,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泸州军战力装备都还可以,问题是刚从北方燕州撤回来,疲惫不堪,李隆代表军部阁还专门去慰问过,那场景,简直就是像叫花子一样,真不知道是怎么囫囵从草原人的刀锋下活着回来的,修整都还没有十天,一张调令要刚刚散回各军的泸州军再次北进,怎么进?大军调动,物资筹备,没有十几天时间怎么可能动的了!

    奉承军十万倒是如期开到了帝京,看似已经让战局稳定下来

    但是李隆知道,奉承军新兵占了一半,武器配备都没有完全配齐,很多士兵手中的武器还是木杆刺枪,这样的军队去对抗草原军,怎么打?

    实在是时间太短了,帝京浩劫,整个城市化为飞灰,不仅仅死亡的都是平民,还有中比亚帝国百年来所累积的十余万军器匠人,各行各业的收工人才,这些人才是帝国最惨重的代价,

    整个中比亚花费百年才建立起来的军工锻造体系,被草原人一战摧毁,朝堂迁往南方,所迁移的大部分都是文史典籍,从未想过什么军工匠人们的死活,结果到了南方才发现,这里的工匠数量非常少,而且技艺精湛的军工匠人几乎全都被泸州军垄断了,如果不是军部阁从泸州强行借来了五千匠人,帝国连武器装备都无法保障供应,更不要说,在短时内,武装起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军队,所以战场帝京大战,也就是表面看起来气势如虹,真正要打死仗的时候,除了杨紫的三万帝京军,只怕是一个都靠不上!

    李隆觉得自己有些思想走神,四周的声音依然很大,文官们还在争吵,武官们是一脸愤然的姿态,皇帝在宝座上更像是一名看戏的人,自己这位李家现在在朝堂上唯一代言人,此刻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杨紫送来的报告里,除了提到草原军强渡之外,很大篇幅都是在说帝国雷神无用,

    其实就连李隆自己也觉得,花费五十万两白银购买帝国雷神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如果不是听到李月华的一力举荐,自己也看了一次雷神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