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其释放而出,而那些世界外层耀眼的光辉,不过是火焰之光层层劣化,衰变后的可观测能量,而被世界之环拦截的火焰之光只是所有光辉中不值一提的一丁点,而绝大部分火焰之光都溢散在了虚空中,形成了席卷多元宇宙的能量狂潮。
海啸般的存在性之力冲刷着虚空,它们颠倒,反复,然后在不可名状的未知过程中,凝结为拥有实体的最初物质,也即是钢的微粒,无穷尽的钢之微粒因自引力汇聚凝结,形成了亿亿万万世界的雏形,它们被火焰之光向着外层的虚空推去,只有钢之力浓度最高,本身相对质量最大的一部分才能留在那一团‘火焰’的周围,享受着它的光辉照耀。
那就是初始之火。
在这一瞬间,乔修亚就明了了自己刚才看见的究竟是什么,那正是初始之火与多元宇宙的中央区域,澎湃的存在之光正在以亿万为计量单位制造着数不胜数的可观测世界,质量小,能量密度不高的世界被排斥向多元宇宙的边缘,而质量大,能量密度高的世界则被留在了这个核心区域中。
而那一条世界星河,和无数空间站长河,就是由无数高能世界和其中的文明,联手制造而出的人工结构!
虽然说,依照乔修亚的观测视角,那些世界中孕育的文明并不是非常先进,他们中甚至还有着封建时代的王国,甚至是原始的奴隶制度,但是每个世界中,都至少有一个能进入虚空,穿梭多元宇宙的高等存在,而千千万万这种高等存在联手,这才构造了这个惊人的奇观。
在这一瞬间,乔修亚想起了自己前世地球的一个概念,‘戴森环’,更加常见一点的话,就是‘戴森球’。
戴森球是一位名为弗里曼·戴森物理学家提出的一种理论,那是一种整体结构超越行星,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量的人造天体,一个使用恒星作为能量源的自然核聚变反应堆。
这个巨大的人造天体以复合环或者整个的球体结构存在,它将包围恒星,获取其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能量,在他的预测中,这应
-->>(第5/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