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时代的来临(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济就道:“如果情况不对的话,咱们就立刻请罪,致仕回家算了。”

    韩瑗点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如今太尉、左仆射他们都走了,下面的人也对咱们两个是虎视眈眈,我们若不走,李义府他们如何上得来,他们一定会对付我们的。”

    他们两个现在也很尴尬,在当初废王立武的主力中,就剩下他们二人了,不走留在这里干什么。

    来到两仪殿内,二人心虚的向李治行了一礼。

    李治瞥了他们两个一眼,嘴角含笑,道:“免礼!今日朕召你们前来,是有样东西给你们看。”

    说着他拿着一份奏章递给张德胜,张德胜接过来,又下去递给韩瑗和来济。

    来济疑惑的接过奏章来,打开一看,顿时吓得脸都青了。

    这一道奏章正是新皇后上的,这前半部分都是细数当初韩瑗、来济如何如何反对立自己为皇后,写得非常清楚,事无巨细,但后半部分却是说虽然他们两个对我多有得罪,但是他们曾为大唐做出不少的贡献,忠于大唐,才华横溢,善政,非常能干,是不可能多得人才,陛下不但不应怪罪他们,反而应该表彰他们。

    这是要跟他们算旧账啊!不然的话,你写得这么清楚干什么?摆明就是正话反说,看似不让李治怪罪他们,其实就是要提醒李治,你看他们做了多少缺德事,不能饶过他们。

    韩瑗、来济二人二话不说,立刻跪地认罪,请求李治免除他们的一切官职。

    但其实他们误会了,武媚娘这一道奏章是要将这事说清楚,免得他们疑神疑鬼的,我记得你们以前是怎么对我的,但是我现在选择原谅你们,你们就不要害怕了,当然,也有警告的意味,让他们不要再跳了。

    李治道:“你们这是干什么,皇后刚刚上奏表彰你们,你们就请辞,你们怎么恁地冥顽不灵,难道你们还想继续斗下去吗。”

    “臣等不敢。”

    韩瑗、来济立刻道。

    李治哼了一声,道:“此事就到此为止,莫要再提了,朕还非常需要你们帮助朕治理国家,你们一定要竭心尽力,若让朕再听到你们要致仕的话,休怪朕不讲情面。”

    二人相觑一眼,眼中尽是茫然。

    李治沉声道:“怎么?你们还想违抗皇命。”

    二人吓得一哆嗦,急忙道:“微臣遵命。”

    在解决完韩瑗、来济之后,李治在人员调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举动,他先是下旨,提拔褚遂良的仇人韦仁约为御史中丞,因为韦仁约是出身京兆韦氏,有名门的光环,因此李治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来,大家纷纷赞成。

    随后,李治又提拔杜正伦为黄门侍郎。

    这黄门侍郎可是一个大官啊,无数宰相都是从黄门侍郎跳上去的,简直就是宰相的后补,虽说权力可能不如御史中丞,但潜力要胜于御史中丞。

    而这杜正伦原本乃是废太子李承乾的老师,因为李承乾的事,遭到被贬。

    按理来说,李治不可能去启用李承乾的老师,但是这杜正伦跟李勣的关系非常要好,可谓是良朋知己。而李勣已经是大司空了,为数不多的正一品,位极人臣,没有办法再去提拔他了,赏他金银珠宝,他也不要。李治提拔杜正伦,其实就是为了报答李勣,你当初这么挺我,我现在也挺你的朋友。

    如今李勣地位是与日俱增,大家岂会反对。

    这两个人都是针对宰相去的,李治现在就缺这高端人才。

    同时他还是做了一些人员调配,其中主要是提拔一些寒族上来,因为关陇集团长期的把持朝政,导致朝中的寒族势力远不如贞观时期,李治也听从了长孙无忌的意见,在朝中增加新的势力。

    其中就包括加封韩艺为朝散大夫。

    但是也仅此而已,在最初拥护李治的那一批人当中,李治只是给了韩艺一个虚职,其余的都没有升,但他肯定会提拔这些人的,只是目前关陇集团的大臣们都诚惶诚恐的,如果这一下子将李义府他们全部给提上去,那人家谁跟你玩,留在这里是等死呀。而且,李义府他们已经是副宰相级别的了,也不急于一时。

    大臣们一见李治这么做,心里都非常高兴,尤其是寒门出身的官员,都仿佛看到了希望。

    这其实就是学李世民的,自己的人先不动,提拔一些有真正有才干的人才上来,给大臣们一种任人唯贤的感觉,我现在求贤若渴,绝不会任人唯亲,也不是任人为士,大家机会是平等的,只要你们努力,我就会提拔你们的。

    到此为止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