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异军突起(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治呵呵道:“为了这公平,你还真是费劲心思啊!”

    韩艺道:“这也是制科最为吸引人的地方。”

    而这话到许敬宗、李淳风耳里却好似若有所指。

    “不过!”

    韩艺道:“关于陛下的赐题,在我贤者六院,只有阎尚书和李太史有能耐批阅。”

    李治心中早有计较,道:“既然各位爱卿都在,那就与朕一块帮帮贤者六院吧。”

    卢承庆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治一直拖着他们留在这里,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参与阅卷,这其中道道,他们心里也揣摩的七七八八,知道李治是想借制科亡羊补牢,将真正的人才给选入朝中,他们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参与,于是欣然答应下来。

    得到李治肯定的答复之后,韩艺、阎立本、李淳风就立刻安排任务,将还是一头雾水的阅卷官指派他位子上,等待考卷的到来。

    那些小吏至今还未反应过来,往常阅卷那都是三省大学士们干的事,如今倒好,竟派他们这些小吏上场,而且还跟着陛下一块阅卷,这比做梦还要假一些,有些人真的狠狠撅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的呲牙咧嘴,但是心里却是异常兴奋,这种机遇那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等了好一会儿,这考卷才送来,这考卷设计的跟后世一样,名字是在边上,直接用专门的套子封上,是决计看不到名字的,笔迹的话,这些小吏临时上阵,根本区分不出。

    但是阅卷的方式太简单了,跟常科大不一样,常科主要是考察文章,能入京城大考的,那种基本填空题,一般都不会错的,断定文章的好坏,这真是需要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大学士才有资格阅卷,你让韩艺去阅卷,韩艺也看不懂。制科就是对着标准答案批改就行了。

    很快,那些小吏就进入了状态。

    而李治与一干枢要大臣也在满怀期待的接过一沓考卷来,但是期待感很快就破灭了,要么就是写得不知所云,要么就写到一半,甚至有些考卷直接是空白的。

    许敬宗、李义府倒是很开心,这个皇帝赐踢,很明显就拾遗珠,要是没有的话,那就证明常科没有问题。

    但是李治非常淡定,即便文章写得是惨目忍睹,这是以你为韩艺早就跟他打过预防针,首先,这皇帝赐题,是考试前一刻才公布,考生完全没有准备。其次,这种文理兼备的考卷,思维难以转换过来,关键是对于时间的掌控没有熟练。最后,这个题目也很坑人,如何用数学思想治国,如果连数学思想不懂,那还写什么。

    但是韩艺也说了,这是天才的战场,没有一定的天赋,是很难从中脱颖而出的。

    “陛下,你看看这篇文章!”

    许圉师忽然激动的将手中的考卷递至李治面前。

    李治听得心中一喜,赶紧拿过来一看,呵呵道:“是他!”

    许圉师好奇道:“陛下认识此人?”

    这名字是封住的啊!

    李义府道:“看文风像似任知古的考卷。”

    李治点点头道:“爱卿所言不错,此人狂傲不羁,锋芒毕露,文章也是如此,并不难以辨认。”

    李义府笑道:“我看此人是要中常科和制科双头名进士了。”

    这任知古其实就是李义府的遮羞布,任知古考得好,他是最开心了,可以证明常科的公平性。

    “可不一定!”

    卢承庆也拿着一张考卷过来,道:“陛下,你看看这篇文章,其见解可是闻所未闻啊!”

    “是吗?”

    李治急忙拿过来,刚看两三行,不禁睁了睁眼。一直在溜达的韩艺也偏过头来,看得面色一惊,这篇文章他看得懂呀,有点类似数字化管理的思想,就是运用数学中的精准、唯一、逻辑性来治国,将朝中的基本事务都数字化管理,枢要大臣是什么意见,国家是什么政策,这不重要,重要的运转体系一定要规范,就跟数学公式一样,是制定好的。

    将人治和数治结合在一起,国家决策还是依靠人治,但是办事的人就流程化,从而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以及能够准确的完成下面的指示。

    “好好好!这篇文章写得真是不错啊!”

    李治看罢,是连连称赞。

    卢承庆也道:“臣不懂数学,但是这一篇文章却让臣对于数学刮目相看。”

    李义府、许敬宗努力在辨认这篇文章是出自何人之手,但是完全没有印象。

    “这是谁的考卷?”

    李治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