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众所周知的隐患(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郑善行微微笑道:“韩小哥那边开考面向百姓招收吏,而这边又借此考试将吏转为官员,这岂不是告诉大家,这一场会计资格考试可不是拿证这么简单的,可以令人往前跨一大步,这对于寻常人而言,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百姓与吏中间有一道坎,尤其是户部的吏,不管怎么说,好歹是跟钱打交道的,出门说话都要横一些,而吏与官又有一道坎,这一场考试就能够令你发生质的改变,那谁还敢忽略这一场资格考试,想不火都非常困难啊。

    张大象也猛然反应了过来,道:“可是韩小哥,这正式官员,可不是说转就能转的,即便咱们可以想办法,但是户部的名额也就这么多。”

    郑善行笑道:“张侍郎,方才韩小哥都还说了,这西北突然多出那么大一块地,这可需要很多这方面的人才,我相信韩尚书肯定会从户部调派一部分人去西北,那么自然会空出许多名额来。”

    张大象恍然大悟,点点头道:“对对对,我怎么将这个给忽略了。”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张大象笑道:“你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敢说不么。”

    说罢,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韩艺又道:“对了,那些收集回来的资料了,拿来给我看看,哦,还有去年国库收入的情况。”

    张大象先是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韩艺要得自然是他派出巡视的人收集回来的资料,立刻让人将资料给送了过来。

    韩艺先是有针对性的挑了一些各地财政汇报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问道:“这份资料你们都看过呢?”

    张大象、郑善行同时点点头。

    韩艺道:“你们有什么看法?”

    张大象道:“这我不跟你说了么,只是有一些小问题,只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就非常不错了。”

    郑善行却是低眉沉吟着。

    韩艺眼一瞥,笑道:“郑主事有话不妨直说,这里就我们三人,出了这门,大家都可以不认账。”

    “啊?”

    张大象诧异的看了眼韩艺,这怎么看也不像似户部尚书啊!

    郑善行道:“我认为虽然目前财政情况非常良好,但是有一个隐患,不得不重视。”

    韩艺问道:“什么隐患?”

    “租庸调制!”郑善行道。

    张大象听得一惊,这可是国策呀,道:“郑主事,这租庸调制有什么问题?”

    郑善行瞥了眼韩艺,见他目光还是落在那些资料上面,并没有表露出太多的惊讶来,心中已然明白,于是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按人丁收税,而我朝的租庸调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盖因均田制,而均田制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个人的田亩都一样么,那么每个人自然得缴纳同样的税收。

    但是这些资料上面已经反应出来,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我朝在建立初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就拿我郑家来说,我郑家的土地可就不少,有不少的土地本就是私人所有,他们手中拥有的土地是远远高于均田制所限定的田地。其次,就是有不少百姓的土地被兼并了,亦或者生活在狭乡的百姓,他们拿到的土地比规定的授田要少得多,但是他们交的税,却跟那些大地主一样多。

    我朝一直主张轻徭薄赋的思想,如果按照均田制来看,这的确是轻徭薄赋,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那些土地少的百姓,这税赋可就是重税。而且,随着朝廷手中的土地减少,兼并的气焰高涨,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伤害,我们户部不能够安于现状,应该再问题出来之前,先弥补了。”

    张大象忙道:“郑主事,这只是少数而已,若真如郑主事所言,天下早就大乱了。”

    郑善行道:“可是较比起前几年,这种趋势明显在加重,理应及时阻止。”

    张大象看向韩艺,道:“韩小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可是我朝的国策,不能轻举妄动的啊!”

    你要点这把火,那就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引火烧身,这天下间,难道就你郑善行知道这不公平么,没瞎的人都知道,可说到底这是在维护谁的利益,不就是统治阶层的利益么,你要变的话,你就是在伤害统治阶层的利益,这能行吗。

    韩艺终于放下了资料,抬头看了二人一眼,笑道:“二位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乃是我朝立国之本,怎能轻易改变,可是郑主事说得也确实在理,虽不说求变,但也不得不防,因此我认为我们户部应该加强对于各地的巡视,想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