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156 金面扇】(第3/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

    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

    这也牵涉到对于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

    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韦宝和大多数人不同,他很欣赏李鸿章,认为李鸿章是清政府倒台前几十年那个风云时代中,中国自己生产的伟人,是古代和近代切割的划时代人物。

    就李鸿章的诗吧!

    韦宝打定了主意,说着便让手下人去拿扇面和宣纸过来,研墨挥毫。

    《入京》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这诗总共有八句,但韦宝只记得两句,便写了下来,也不管对照不对照,工整不工整,当初是因为诗句朗朗上口,字里行间中有一股豪情壮志和霸气,才让韦宝看了一遍便记住了,却只记得开头这两句而已。

    这诗表达的是作者渴望参与国事的雄心壮志,认为历史是王侯将相写的,他就要做王侯这样的人。

    在韦宝看来,醉心功名利禄,这应该是封建统治者最喜欢看见的事情,是乐于见到天下读书人都有这种想法的,应该不犯下什么忌讳,所以写了出来。

    韦宝的一笔字,在现代能拿个中学生水平的地区书法比赛奖项,但到了大明,也就勉强算是童生水平,贵在刚劲有力,筋骨还行,倒也有几分男子汉气概。

    王体乾站在韦宝身边看着韦宝写字,因为厅门打开了,所以外面的一帮喝酒小声谈话的官员们,也能看见这边韦宝在写字,一群人便好奇的站起身张望。

    “不错,不错,诗不错,字也不错。”王体乾虽墨水不多,到底是司礼监第一杆笔,平时要在纸面上跟一帮大臣斗法,才学还是练出来了几分的,对韦宝这几个字,极为欣赏。这个欣赏是有前提的,因为王体乾已经将韦

-->>(第3/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