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的意思。我们也知道是高攀了。”
韦达康的诚恳态度,诚心诚意的,仿佛向菩萨求拜的表现,引来了赵克虎的好感。
从赵克虎这方面来说,其实韦宝这样,他已经很满意了,要不然前两日也不会主动想要用女儿的亲事,让韦宝不要再直接进攻一众乡里的里正、甲长和富户们。
但赵克虎主要觉得女儿还小,不是很着急,而且担心韦宝年轻气盛,又有才华,性子会越来越孤傲。韦宝现在一举拿下了四个里之地,和本地的控制权,让赵克虎的这种担心又一下子放大了!
“也没有啥要求,女婿家里是否有多少家资,丰不丰厚,这些倒是次要的,最要紧是知书达理。谁家的父母也不希望女儿嫁过去受苦。”赵克虎道。
韦达康略微有些尴尬,知书达理?他大字不识一个,韦宝的娘也不识字,肯定谈不上知书了,达理倒是能沾上边:“里正老爷,我和小宝的娘虽然不识字,但我们都是懂道理的人。我家小宝识字的,还能写一手好字。而且小宝还说了,过几天便前往山海关去赶今年的县试。”
赵克虎点头道:“这很好啊,年轻人肯在科举方面上进是好事。大兄弟,你不要多心,我没有说你和小宝的娘要多有学问,通晓情理也是知书达理嘛。”
听赵克虎这么说,韦达康放心了,喜滋滋的不住点头称是。
“不过,小宝既然有心科举,至少也得考个两榜进士吧?以小宝如此才智,年纪幼小,才名便在四里八乡如雷贯耳,想来不难吧?”赵克虎慢悠悠道。原本只是想把难度放在举人便罢了,他并不认为韦宝能轻易考中举人,即便能中,说不定也要考个十年,甚至十多年,到时候肯定来不及了。然后等韦宝在科举上受了挫折,十七八岁,心智磨练的差不多的时候,便让韦宝和自己家的金凤直接定亲完婚,一把办了。
这是赵克虎原本的计划,现在临时起意,心想反正都要说举人的门槛,何不将门槛更抬高一些,干脆来个两榜进士算了!
-->>(第4/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