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78 是海盗吗】(第5/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还重创有美国雇佣兵的葡澳舰队,把澳门围困得几近断粮。

    1809年,英国舰船在中国的水域内横冲直撞,官军无能为力。

    此时,郑一嫂却果断出手,痛击了广州内河的英国船只,俘获一艘英舰,斩杀数十英国士兵,战斗力之强令英军震惊。

    然而,清朝统治者不但没有寻思如何利用一支铁血队伍,反而一直在设法围剿、分化红旗帮。

    在最后一次围剿之中,清朝水师联合澳门的葡萄牙人,组成中葡联军,合围红旗帮,一度将红旗帮的主力船队封锁在大屿山岛。

    郑一嫂的养子张保仔算准风向与潮汐,与郑一嫂一起集结大船三百只、火炮一千五百多门、部卒两万,海面炮矢横飞,无人敢攫其锋,于是扬长而去,官洋联军唯有望洋兴叹。

    最后,统治者再次利用了中国海盗惯有的弱点,利用“怀柔政策”招安了红旗帮的盟邦,令红旗帮势力大减,郑一嫂不得不接受清朝的招安。

    明朝时,欧洲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

    海盗成群结队从欧洲出发,奔赴遥远的“新大陆”,开启了世界殖民史的一个新高潮,同时建构出的,是西方文明相对其他文明的强势地位。

    一个在西方史观中的所谓的“现代”世界也由此发端。

    西方的海盗也受到了统治者的礼遇。

    在西班牙,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麦哲伦受到举国敬仰。

    英国王室授予海盗枭雄德雷克“上将”军衔。

    美国把海权理论(国家海盗理论)的创始者马汉奉为先师。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官兵看到日本浪人就害怕,简直“畏倭如虎”。

    中国的民间海盗就是看准了政府的这个弱点,打出倭寇的旗号来进行民间的海上商业和武装活动。

    这里就包括了王直、徐海等一大批人。这些所谓的倭寇,他们的领导者都是中国人。

    船员中九成是中国人,他们的团队中只夹

-->>(第5/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