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2 海军训练学堂和海卫队】(第11/16页)
,我最近比较忙。现在先去你们的海船上看一看。”
韦宝本来打算随便跟他们交代一番就走的,好赶去看科考放榜,但是实在是抵不过对亲临这个时代的大海船一观的誘惑!
在现代,他在南京见识过郑和的宝船模型,但那是仿制复原的,毕竟不如直接登上接触这个时代的原味产品更吸引人。
李俊臣笑着朝前带路,对韦宝道:“公子就上这条船吧,我这条船是最大的,也是造的最好的。”
韦宝点了点头,与众人一同登上李俊臣那艘船。
韦宝到处看了一圈,不禁叹为观止,巨大的大海船上,应有尽有,除了娱乐设施赶不上现代的轮船,反正他能够想到的项目,人家都有,进水排水系统,控制系统,都很多名堂,一点不比现代的船只简单。
尤其让韦宝感兴趣的是这些船上的窗户。
没有想到他们居然用半透明的蚌壳来做窗户。
每片取其中最平整的约巴掌大一块切割成整齐的长方形,经过精心打磨,光滑而平整,蚌片的厚度仅为0.1毫米,非常透明。
原来蚌壳表面的弧形纹路依然清晰,而另一面则发出蚌壳内壁上特有的珍珠光彩。李俊臣见韦公子对这个感兴趣,解释道:工匠们会把磨制好的蚌片安放到宝船木格窗上,即使海上风浪大作,大雨倾盆,也可保证屋里光线充足。
韦宝暗赞,在三百多年前,玻璃没有被使用时,宝船用这种方式采光,确是个创举。
其实是韦宝对于这个时代的建筑还不熟悉,其实在古代中国民间,特别是在沿海、水乡生活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为避狂风暴雨,早就就地取材,运用蚌壳之类的东西来镶嵌木格窗了。
这种贴有薄薄的贝壳片的窗户,叫“蠡壳窗”。
“蠡”即贝壳,蠡壳窗又名“蚌壳窗”,是明清时代江南建筑的一种特色。
蚌壳之类,即所谓“明瓦”,贝壳片全靠手工打磨使其变薄产生透亮,工艺
-->>(第11/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