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85 府试】(第8/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古者上下有诰,秦废古制称制、诏。前117年(元狩六年)汉武帝初作诰,但是并未用来命官。

    《后汉书窦宪传》:“和帝即位,太后临朝,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诰命指朝廷发布的命令。唐称制不称诰。

    宋始以诰命庶官,凡追赠大臣、贬谪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不宜于廷者,皆用诰,通谓之制。

    明命官用诰敕。

    诏和诰之所以很少有人会在府试这种考试中使用,是因为考生们现在连童生资格还没有正式获取呢,更不要说秀才。

    就是秀才,也不会自大到觉得自己是当官的人,会写这种由上而下的题目。

    那等于觉得自己能当到帮皇帝代写文章的超级大官了呀,谁会这么妄人?

    表是官员给皇帝上的奏章,下级给上级官员也可以叫呈表章。

    所以,一百个学子当中,一百个都是选择写表。

    毕竟读书考科举就是为了以后能当官,当官就少不得要写表。

    韦宝选择了诰这一文体之后,便从廖夫子仅提供的两篇诰的范本中挑选了一篇,原原本本的抄写了下来。

    这次速度就快了,韦宝抄写完毕,觉得还有点时间,又从《曾国藩家书》当中抄写了两句话下来,增补在了这篇大作的末尾。

    韦宝是觉得,完全抄写廖夫子的好像有点不太好,总归要有点自己的东西吧?

    反正祖春才说了会帮忙的。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

-->>(第8/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