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
找王体乾帮忙的事情,也只有他自己,王秋雅,送信的人,李成楝,和王体乾的亲信亲戚,王体乾,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泄露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韦宝才敢这么大张旗鼓的造势,敢坐庄,不怕事情败露。
不一会儿,遴选考题工作完成,衙役举着牌子,绕场给学子们看。
韦宝先用草稿纸,将四道题的题目都记下来,然后开始答题。
在韦宝看来,他事先背的几篇例文,和这次的考题稍微有点出入,但是出入不大,学了一个多月,他已经不是当初毫无动笔能力的小白了,自己也能添加个一两句话上去。
韦宝先根据题目的意思,自己写上几句话,用来点题。
然后根据记忆,将自己背诵的例文誊写出来,在草稿纸上聚精会神的开始答题。
四五十监考官员的注意力,基本都在韦宝身上。
“我看那韦宝答题答的飞快,不像三辅说的学识浅薄啊?”吴襄悄声问吴雪霞。吴襄看见坐在后排答题的吴三辅,一直是写写停停,似乎极力思考的样子,而韦宝下笔如有神,下笔如飞,倒仿佛更加胸有成竹的模样。
“韦宝此人记性极好,可能是在背诵范文!”吴雪霞答道:“二哥说韦宝的才学不足,可能是因为韦宝在府试的论判题中,只得道很差的缘故。”
吴襄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去问这一次院试总主持的礼部主事:“熊大人,你看这一次院试,能有人考中秀才吗?”
虽然礼部主事只不过是正六品官员,比吴襄低了很多等级,但人家在这个事情上最大,所以吴襄很客气。
熊大人看了看吴襄,“吴大人,这得看具体考出来的卷子了,考生们若是学问可以,全部通过也属正常,若是不可以,全数不通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麻痹,跟了老子面前也打官腔?
吴襄听了熊大人的解答,暗暗有气,不过,也放心了不少,看样子,这回科考肯定跟往年一样,辽西辽东
-->>(第3/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