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小学才读3年、初中2年、高中2年、大学2年,九年时间,就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
他觉得这样已经足够了,在这个时代,学的东西有限,若不是考虑到很多人需要半工半读,还能将时限缩短,因为韦宝的教育体系中,是可以自学,自己选择提前考初中,或者考高中的。
很多参加过扫盲班的人,已经可以尝试考初中了。
在韦宝的预计当中,五年之后,韦家庄就很有可能出一批他的新式教育出来的大学生!
韦宝相信,这帮饱读诗书的学子们,进入新式教育,只要接受认可了,学习的速度一定是惊人的,他们都可以边教书,边承担第一批学术开拓者的任务。
韦宝制定的制度,法律法规,好些东西他自己是只知道个大意,知道内涵和方向,但是还需要有人吃透,有人精耕细作的去播种,去传播,去让每个人都适应他的体制。
不光挖掘本地人才,韦宝甚至还让统计署向外要‘外教’了!
弄几个长期生活在大明的有真才实学的传教士来教授外语和数理化方面的知识,也在韦宝的计划当中。
他不怕这些人泄露韦家庄的事情,只要肯签订五年协议,肯在韦家庄待满五年以上,韦宝相信,即便到时候要走,也不怕了,因为五年的时间,足够他将韦家庄发展成一个堡垒型城市!
到那个时候,自己在官场应该已经起步了吧?应该已经有能力庇护韦家庄了吧?
即便是在官场发展的不好,有韦家庄这种堡垒型城市在,切断对陆地联系,专门发展东北海域的商贸,自给自足不成问题,大不了做个小割据者就是了。
辽西辽东这边,本来一大堆世家就是这种小割据者嘛,家家都有一块地盘,这不算什么。
有了这些有功名的学子,往后自己发展好了,还可以给他们捐官,捐监在这个时候很流行。
童子试关卡重重,应试者其实不经过童子试、科考的,也能参加乡试。
纳
-->>(第3/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