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橡皮擦密封圈打火机】(第11/13页)
模式,生产流水线。
使工厂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每组工人只负责某产品生产的一项工序。
大大地减低了生产成本,且为后来的消费时代奠下了基础。
“大家一起讨论研究怎么复制一些简单的设备,尽快让咱们开发的这些简单的工业产品,达到量化,并且统一制式的标准。”韦宝最后道:“以后每天固定时间,来这里学习研究,每天白天固定一个时辰。”
众人答应之后,都觉得热血沸腾,似乎韦总裁这里,有让人学不完的东西。
韦宝又将邓大梁和邓二鲜,还有几个主要军工署的人留下来,讨论纺织和染料的问题。
韦宝很清楚,纺织这个大户一开,立刻能解决还有一部分比较优秀的人,需要安排进入工人群体的问题。
他的计划是再安排一千多人,而且穿衣是个大问题。
虽然轻纺行业在后世,基本由长江南岸为主,因为取材的问题。
但是在这个年代,因为交通问题,在北方建造一个大型纺织,染织企业,也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他的韦家庄的设定是与外界隔绝,要能完全满足于自给自足,并且向外界扩散工业产品这么一个标准。
这都让韦宝绕不开纺织这一块。
事实上,吃饭穿衣,在农业时代,封建社会时代,本来就是每个地方自给自足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人,吃自己种的粮食,穿自己造的布。
而且北直隶这一片,包括辽西,本来就是大明棉花的一个集中产区。
靠近蒙古,更是能弄到大量的羊毛皮毛。
除了丝绸不好弄,韦宝也没有想过要搞啥丝绸,只求量大!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开发出化纤制品,那就无敌了。
这年代的人,只求有衣服穿,只求便宜,便宜永远是王道。
韦宝在推荐新品的时候,就发
-->>(第11/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