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385 吴三凤祖可法用计】(第6/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能拥有亲近的人际关系,在人生的道路上顺风顺水。

    做事应该留余地,这也是他今天为什么虽然有心与吴家祖家叫板,却仍然答应归还吴家的12万两黄金的原因!

    韦宝觉得,低调处世,退让三分,还是有必要的。

    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颗完全理智的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会割伤所有使用它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在接人待物方面都要有所保留,不要把话说绝,也不要把事情做绝,容纳一些意外的情况发生。

    这是对自己的完善,也是对他人的宽容。

    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有限,尽量做到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给他人留余地,这是智慧,赢得的是人品和人脉。

    那些说话咄咄逼人,做事从不退让的人,就没有多余的空间与余地,会把路给堵死。

    韦宝并没有将话说死,没有说一定不还祖大寿的金子,也是给他和祖大寿都留下了一点退路!否则今天祖大寿不会放他离开吴府!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满则骄。

    为人处事的变通之道,就是凡事留点余地,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成全他人,成就自己。

    韦宝在古代越是接触到了上流社会,越发的觉得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人格上要讲分寸,不能太卑,太卑可能会变成懦弱,也不能太傲,太亢又会咄咄逼人。

    性格上要讲求内外协调,外圆内方,有理有节,不走极端,不偏激执拗,才是正确的为人之道。

    提升说话之道,掌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感,是历来国学经典所推崇的主题。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文化涵养,说白了都是阅历与知识所赋予的。

    阅历需要经年累积,不可一蹴而就,唯有知识,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获取,品读国学,聆听大师的声音,用文化滋养心灵,就是最佳的自我提升方式。

    人

-->>(第6/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