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405 孙承宗的学生就是有面子】(第4/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特地幽。

    但有白杨晴亦雨,瞥惊霜荻浪生洲。

    饱看枫色还思影,送尽秋鸿更忆鸥。

    漫说江南千万里,只须扶杖便江头。

    韦宝看不懂啥意思,也不知道这位老兄是即兴发挥,还是早就写好了的,连声道谢,心想在场的有不少是大文人,加上孙承宗本身就是饱学鸿儒,该不会有人当着孙承宗的面,卖弄文章,偷偷骂人吧?

    孙承宗看过这首诗,赞美了几句,韦宝就彻底放心了。

    在与一帮外籍官员交谈的过程中,韦宝发现他们大都比较尊敬孙承宗,而且大部分都能文能武。

    而且蓟辽一带军队的火器化程度似乎特别高!光负责火器营的副将和赞画就有十多个之多,不少人还大有来头。

    茅元仪等人除了赞画军务,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和研发火器火葯这些。

    他们听说韦宝弄出了一种黄火葯,都很感兴趣的与韦宝讨论。

    韦宝并不藏私,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尽数告知他们,无奈理化知识不是随口一说就能懂的,需要系统学习。

    但韦宝的很多话,还是让一帮人大大增长了见识,都觉得韦宝大方,而且博学多闻,连声赞叹孙督师大人慧眼识人,收了一个好学生。

    孙承宗自然也被众人的话说的乐呵呵的,越看韦宝越是喜欢。

    孙承宗的这些手下人当中,韦宝对孙祖寿比较感兴趣。

    因为在老金的《碧血剑》中见过这个人物,老金的书里面是说是袁承志的叔叔,但韦宝发现孙祖寿应该比袁崇焕大。

    而且就韦宝知道的孙祖寿的经历,要比袁崇焕光明磊落的多,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爱国地主阶级,没啥缺点!

    孙祖寿身材高大魁梧,相貌英俊,崇尚节义。幼年受家庭熏陶,学文习武,颇具学者气派,人们以“彬雅”二字作为他的美称。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祖寿考中武进士。万历三十五年(1607

-->>(第4/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