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666 都察院报到】(第5/10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调,处处能为他人着想。

    与众翰林院的同年进士们好好玩乐了一场,次日,韦宝才去都察院报到。

    都察院位于京城东北角,与翰林院离得很近,六科廊言官的衙门是紧挨着都察院的。

    这几个衙门都是皇帝可能会随身召见的衙门,都离皇宫很近。

    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央官僚机构,大都在京城的内城,离得最远的也没有多远。

    稍微远一点的,占地大一点的,多为军事方面的衙门。

    都察院的衙门规模在京师众多衙门中,只能属于中等,但奢华程度却是倒数第一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的官员都属于过度性质,很多高官,要么是兼差性质,要么是两袖清风那种。

    反正,大家都尽力比清廉,一个清廉的衙门,自然不能奢华。

    不但不奢华,甚至显得有些寒酸,与都察院高大上的地位很不相称。

    韦宝远远的便下了轿子,步行到了衙门口,他在报道之前已经得到了两身都察院的官服。

    本来是平级调动,不需要新官服的,但是翰林院的官服与别的衙门都不同。

    现在韦宝穿的官服,则是京城绝大多数七品文官应当穿的官服了。

    洪武三年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六、七品官员的带子是素银,其制为盘领右衽袍,衣料用纻丝(缎织物)或纱、罗、绢。袖宽三尺。五至七品青袍,公服花样,六、七品小杂花,径1寸。幞头有漆、纱两种,展角氏1尺2寸;先规定杂职官幞头不用展角,只垂2带;后准用展角。腰带;黑靴。

    公、侯、驸马、伯服色花样同一品。百官入朝碰到雨雪,许服雨衣。

    年轻的不像话的韦大人昂首挺胸走进都察院大门的时候,很快就引起了一众门子的注意,大门上红色的漆皮已经多处剥落,如果不是那一排排代表政府权力的招牌,根本谈不上任何的威严之处。

    都察院的门官是个胖胖的老

-->>(第5/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